夏云峰.晚登南楼观云作

水远帆低,山围树合,云起小楼日暮。

惊夭矫、青鸾并下,爱绰约绛莲齐吐。

更重重、蕴火含烟,似欲借、向风乱烧平楚。

问何处阳台,连朝傍晚,幽期宋玉曾赋。

香阁深深看不见,况顷刻溟濛,竟迷江路。

停杯望、一心辗转,垂带坐、双眸凝注。

总莫怪、换狗更衣,却全似伊行,言语无据。

就倚遍阑干,轻阴不散,又作半天疏雨。

形式: 词牌: 金明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登楼观云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天一色、帆影低垂、群山环抱、树木掩映、云雾缭绕的小楼日暮之景。青鸾般的云彩在空中飞舞,与绛红色的莲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蕴火含烟”、“借风乱烧平楚”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风中翻腾、弥漫的情景,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诗人设问,何处的云彩能像传说中的阳台一样,引人遐想,让人联想到宋玉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香阁深深看不见”,进一步渲染了云雾的浓重,使得视线难以穿透,仿佛连近在咫尺的香阁也变得遥不可及。紧接着,“况顷刻溟濛,竟迷江路”,更是强调了云雾变化之快,瞬间就能遮蔽一切,连通向远方的道路都变得模糊不清。

诗人通过“停杯望”、“一心辗转”、“垂带坐”、“双眸凝注”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激动与沉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最后,“总莫怪、换狗更衣,却全似伊行,言语无据”,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言说的感受的无奈与感慨,仿佛所有的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闰怨,用耆卿韵

问多情,如何下得,扫却旧恩如洗。

子细想、真无意思。撞住吃亏忍气。

万种禁持,千般啰唣,见了谁提起。

都是我、惯了伊家,做出这般,我也无如何耳。

凭着伊,十分怪我,我是至今牵系。

人也劝奴,为何守这,冷冷清清地。

奴须丢不下,死生只在这里。

算将来,真成痴想,只为旧时情意。

清夜无眠,翻来覆去,泪满鸳鸯被。

是我难割舍,料伊也拼奴弃。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兰陵王.春夜病中听雨

晚风厉。十二帘拢垂地。

灯忽暗,不许结花,镇日撩人有何喜。小鬟熏素被。

耿耿全无睡意。

帘纤雨,却又打窗,问道三更过还未。寻思转无味。

怎偏我逢春,愁病相继。红桥曲巷迷征骑。

曾持酒低劝,写词偷和,宝钗拨火人半醉。

恁时节将睡。憔悴。更腰细。那枕上莺声,何日相慰。

枝头春色今馀几。怕粉蕊湮透,檀心滴碎。

苍天何恨,也有恁,许多泪。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多丽.忆吴门旧游

记当时,多情初会金昌。

但盈眸、都称佳丽,输伊真色生香。

况知音、能翻旧曲,偏爱好、屡换新妆。

几岁抛家,今年避客,半垂银袖倚迥廊。

喜偶遇、无因却走,含笑道胜常。

参差见、如嫌蝶粉,未退蜂黄。

漫携樽、溪山销暑,含愁曾吊真娘。

翠鬟倾、人簪茉莉,红裙脱、自裹鸳鸯。

月底牵裾,河干解缆,风流赢得断柔肠。

想楼外、重重烟树,依旧下斜阳。

空回首、五湖人远,风雪苍茫。

形式: 词牌: 多丽

六州歌头.凤凰山吊南宋行宫

烟销艮岳,一马却浮江。南渡事,真草草,寓钱唐。

正苍黄。

怎爱湖山秀,新歌竞,离宫起,将二帝,冰天苦,竟相忘。

恸哭朱仙三字,成疑狱,自弃封疆。

反半湖灯火,蟋蟀当平章。播越堪伤。遂销亡。

空馀五寺。山钟歇,悲辇路,草荒荒。

子规叫,精灵出,景凄凉。泪沾裳。

回忆骑驴笑,厓山远,断归航。

西湖上,却依旧,奏笙簧。

闻道鹤归华表,城郭是,人去何方。

恨东风一夜,吹变几沧桑。满地斜阳。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