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秋万里兴,力疾上层台。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
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
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登上高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万里景色,但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中“清秋万里兴”表现了诗人对壮丽秋景的赞美之情;“力疾上层台”则显示出诗人想要更好地欣赏这份美景的迫切心情。
“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一句,通过对农作物成熟和野兽肥壮的描写,以及秋风吹过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个丰收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摧”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榆柳在秋风中的摇曳,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却也充满哀伤的感觉。
诗人的孤独感在后两句逐渐显现,“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表达了诗人对未被发现之美的感慨,这里的“幽菊”象征着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好。最后,“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则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他渴望得到亲人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久久未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衰鬓不堪洗,病躯先觉阴。
天寒白日短,岁暮乱山深。
薄酒醒无力,危弦奏不禁。
谋身老逾拙,三听洛阳砧。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
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
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
秋来客不寐,遥夜漏何迟。
已近风霜节,寂无蚊蚋时。
天时只自尔,浪遣宋生悲。
阶下梧桐树,芳菲亦已休。
岁时惊病客,风雨送清秋。
栖鸟归何晚,鸣虫响渐收。
萧萧寒色暮,吹作夜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