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衰鬓不堪洗,病躯先觉阴。
天寒白日短,岁暮乱山深。
薄酒醒无力,危弦奏不禁。
谋身老逾拙,三听洛阳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衰鬓不堪洗"表达了诗人头发灰白,年华老去,无心再去修饰自己的模样;"病躯先觉阴"则显示出身体的不适,感受到了秋天气候变化带来的阴冷。
"天寒白日短"写出了秋季的特征,天气转凉,日照时间变短,这是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岁暮乱山深"则是对年底时节和大自然深处的描绘,可能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迷茫。
"薄酒醒无力"表达了诗人即使通过饮酒想要寻求一些慰藉,但由于体力不支而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危弦奏不禁"则是说尽管琴弦已经很脆弱,但依然忍不住要弹奏出来内心的忧伤。
"谋身老逾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难以自处的无奈;最后一句"三听洛阳砧"则可能是在提及某种回忆或是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解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
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
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
秋来客不寐,遥夜漏何迟。
已近风霜节,寂无蚊蚋时。
天时只自尔,浪遣宋生悲。
阶下梧桐树,芳菲亦已休。
岁时惊病客,风雨送清秋。
栖鸟归何晚,鸣虫响渐收。
萧萧寒色暮,吹作夜深愁。
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
清秋渐冷尤宜懒,閒日苦长无处消。
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
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