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先生墨竹短歌

大宁斋中至人竹,淅淅天风撼苍玉。

大书诗画真三绝,价敌宣和六千轴。

伊川空有句传神,世俗宁知伪与真。

秪恐明珠终暗掷,此君他日与何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希夷先生墨竹短歌》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对墨竹的描绘,表达了对希夷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墨竹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其与世俗认知之间的差异。

“大宁斋中至人竹”,开篇点出地点与人物,暗示了墨竹的非凡之处。“淅淅天风撼苍玉”一句,以风声喻动,形象地描绘了墨竹在风中的摇曳,如同苍翠的玉石被风吹拂,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大书诗画真三绝,价敌宣和六千轴”,赞扬了墨竹作品的艺术价值,将其比作珍贵的诗画,价值堪比宋代皇家收藏的六千轴名画,强调了其艺术地位之高。

“伊川空有句传神,世俗宁知伪与真”,通过对比,指出虽然伊川(指宋代哲学家程颐)的诗句能传神,但世俗之人往往难以分辨真伪,暗示了希夷先生作品的独特性和不易被理解的深度。

最后,“秪恐明珠终暗掷,此君他日与何人”,表达了对希夷先生艺术才能可能被埋没的担忧,同时也预示着他的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和欣赏,与真正的知音相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不仅赞美了希夷先生的墨竹作品,也反映了对艺术价值和审美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

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

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

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

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

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

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

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

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

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

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

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

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

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

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

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

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

形式: 古风

赠袁贞白

故人昔访我,玩月新秋节。

十年重命驾,复对春宵月。

故人真有古人情,明月故向今宵明。

可怜明月如盟主,知君与我心相许。

结交肯与流俗同,此心愿学延平翁。

形式: 古风

张南园画云南图

尝闻司徒作者流,暮年画思生沧洲。

丹青点拂随兴到,云雾幻眇令人愁。

君不见益州形胜佳且殊,可惜僻在西南隅。

中原断绝罕人迹,遂使吴越矜区区。

司徒平生生此都,文学才气海内无。

独怜山水久寂寞,因之貌作云南图。

大山小山相盘拿,龙鳞攒罗插虎牙。

洪波万折走其下,石根奔蹙如蛟蛇。

行人含颦色咨嗟,鸟道上被青天遮。

岩披谷坼有平地,孤城百雉千人家。

生绡淡墨势颇窄,万里滇池气相敌。

山川空阔神为开,不觉沉吟悲古迹。

古来此地号边鄙,邪指牂柯连越巂。

秦代新开五尺道,汉家更代昆明水。

岭陬海落通中夏,翡翠明珠半天下。

始闻大将泛楼船,复遣词臣祝金马。

只今郡县穷南土,风俗相传胜前古。

世封刺史上计书,附塞蛮夷占编户。

何况司徒此间出,文献从今更难匹。

山中已报解银鱼,世上仍看留綵笔。

我言此卷真奇最,不独毫端工粉绘。

应同蜀相画夷图,想见成周作王会。

形式: 古风

东方朔窃桃图为许封君题

弱流西下昆崙畔,石阁丹梯起楼观。

绿水旁萦赤玉林,白云微映空青岸。

昔年阿母栽桃树,桃叶桃花已无数。

青鸟飞时屡自迷,仙人折罢翻相妒。

浮生变化如云烟,此花一实三千年。

邻家小儿亦何物,往往窃实来山前。

自从脱帻金门里,卖药逃名会稽市。

神仙恍惚难具论,粉绘依稀无乃是。

海东之翁许远游,有道似是东方俦。

未肯朝天取卿相,时闻缩地游沧洲。

短褐匡床成隐居,养鸡牧豕混樵渔。

题诗远寄看图画,操杖终期问素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