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诸子

孔子昔当厄,良以桓魋故。

韩信伏胯下,将坛起徒步。

圣贤昔未遇,未免失常度。

固知天地宽,出门多龃龉。

贫贱势易陵,动息要衡虑。

绨袍恋故人,进食哀漂母。

小人不及夕,焉知鸿鹄举。

桃花倚春风,零落随夜雨。

流萤曳残光,未省羲和驭。

君子并松柏,挺干傲寒暑。

昭然揭日星,进与众瞻睹。

群儿勤修读,文行师邃古。

莫学小儿辈,啾啾燕雀语。

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

孟子善养气,策功不下禹。

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

吾言可书绅,审思宜在汝。

形式: 古风

翻译

孔子曾遭困厄,全因桓魋作祟。
韩信忍辱受胯下之辱,后来在将坛上徒步崛起。
圣贤往昔未得机遇,难免有过失寻常的行为。
深知天地广大,出门却常有磨难。
贫贱时易受欺凌,一举一动都要深思熟虑。
对旧友仍怀绨袍之恩,为漂母进餐而感伤。
小人目光短浅,怎知鸿鹄之志。
桃花在春风中摇曳,夜晚雨落凋零。
萤火虫拖曳着残弱的光芒,不知太阳和月亮如何运转。
君子如松柏,挺立于寒暑之中。
光明正大如同日月,进步之事众人皆可见。
学子们勤奋学习,行为品德效仿古人。
不要效仿孩童般只会叽叽喳喳。
颜渊宽容不计较,被世人永久尊敬。
孟子善于修养内心,功绩不在大禹之下。
浅薄的源泉不会有长远,不必急于羡慕。
我的话值得铭记,深思熟虑应由你来做。

注释

孔子: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厄:困厄, 遭遇困难。
桓魋:春秋时期卫国的大臣,曾欲加害孔子。
韩信:汉初名将,曾忍受胯下之辱后崛起。
徒步:步行, 起步。
失常度:失去常态, 不正常的行为。
天地宽:指天地广阔, 人生道路漫长。
龃龉:不合, 磨擦。
贫贱:贫穷低微的地位。
陵:欺凌。
绨袍:粗丝袍, 指朴素的友情。
漂母:漂洗丝絮的老人, 韩信曾受其恩惠。
鸿鹄:天鹅, 比喻远大的志向。
桃花:春天的花朵。
零落:凋谢。
流萤:萤火虫。
曳:拖曳。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松柏:象征坚韧。
昭然:明显, 光明磊落。
日星:太阳和星星。
修读:学习。
邃古:深远的古代。
啾啾:形容鸟鸣声。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颜渊:孔子的学生, 以宽容著称。
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养气:修养心性。
潢潦:积水, 比喻浅薄。
歆慕:羡慕。
书绅:写在衣带上, 指牢记在心。
审思:深思熟虑。
汝: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勉诸子》。诗中充满了对古圣贤的崇敬和对后学者的劝勉。

开篇“孔子昔当厄,良以桓魋故。”两句通过讲述孔子的艰难时期,强调了孔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够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接着,“韩信伏胯下,将坛起徒步。”这两句则是借历史上韩信的故事,表达出即便是在低微的地位,也要有所作为,不忘初心。

“圣贤昔未遇,未免失常度。”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能够亲遇古代圣贤,只能通过学习他们的教诲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固知天地宽,出门多龃龉。”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贫贱势易陵,动息要衡虑。”在这个环境下,诗人提醒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绨袍恋故人,进食哀漂母。”这里描写了诗人的家境困顿,但依然怀念旧友和关心家庭。

“小人不及夕,焉知鸿鹄举。”诗人自嘲自己不是伟大的人物,又怎么能理解那些高尚的情操呢?“桃花倚春风,零落随夜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哀愁。

“流萤曳残光,未省羲和驭。”诗人借助萤火虫在夜晚闪烁的光芒,抒写出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君子并松柏,挺干傲寒暑。”这两句则是表达了君子的品格如同松柏一般,即使在严寒酷热中也能坚守自己的操守。

“昭然揭日星,进与众瞻睹。”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太阳和星辰一样光明磊落,让人仰望。“群儿勤修读,文行师邃古。”这里劝导后学者要勤奋学习,追随古人的美德。

“莫学小儿辈,啾啾燕雀语。”诗人告诫不要像那些幼稚的孩子一样,只会发出简单的声音,而是要有深远的思想和言论。“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通过对颜回的赞美,强调了对君子的尊崇,是历经世代而不衰减的。

“孟子善养气,策功不下禹。”这里称颂孟子的修养和能力,与古圣先贤相提并论。“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诗人警示不要盲目追随没有根本的东西,要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吾言可书绅,审思宜在汝。”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被后世所记载,并且劝导读者要深入思考,这些教诲应当贯穿在生活中。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复次韵二首(其二)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

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

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

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

形式: 古风

复次韵二首(其一)

首出万物表,翠芳谁与角。

正色淡无邪,天香清不薄。

旧时对花饮,宁恨霜月落。

老作花下僧,瀹茗当杯酌。

形式: 古风

复斋学者

孟氏求放心,羲易戒迷复。

可叹声利场,纷纷竞驰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诗轴率尔次韵

在昔绍圣初,群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鹓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

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

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

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

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

向使李绩辈,将顺恨无门。

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

阳城以死争,久之理颇伸。

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

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

于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

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

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

宛陵风雅手,长篇纪咏存。

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

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

赤心要无负,肯受富贵吞。

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

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

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

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

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

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

二贤迹益显,馀波激后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