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一)

古诗出情性,声在闾巷间。

采之被弦歌,听者醇风还。

大音既寥阔,群喙何间关。

燕䃉混良璞,楚菉藏崇简。

妙理忽有合,正在不可删。

秋高星河空,天风吹佩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开篇“古诗出情性,声在闾巷间”,点明了诗歌是情感的载体,其声音在民间流传,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学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感慨。

“采之被弦歌,听者醇风还”两句,描绘了诗歌被编入乐曲,通过音乐的形式传唱,使得听者能够感受到淳朴的风尚,体现了音乐与诗歌在传播文化、传递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音既寥阔,群喙何间关”则运用对比手法,将宏大的音乐比喻为辽阔的天空,而众多的言论则如同鸟儿的鸣叫,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深远影响与言论的纷扰杂乱,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艺术价值往往能超越表面的喧嚣。

“燕䃉混良璞,楚菉藏崇简”两句,通过“燕䃉”与“楚菉”的隐喻,分别象征着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质朴,以及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融合与差异,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妙理忽有合,正在不可删”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瞬间与不可预知性,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把握,以及这种洞察对于作品完整性的不可或缺。

最后,“秋高星河空,天风吹佩环”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是在说,即便是在寂静的夜晚,星辰依旧闪烁,天风轻拂,佩环叮当作响,这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与美的和谐,寓意着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人文等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生活、宇宙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二)

古桐蕴至理,出阳或施阴。

和为祥凤鸣,悲作离鹄吟。

高寄周孔思,清写夷齐心。

子期不可铸,空有千黄金。

天高九州旷,百世无知音。

梦骑白麒麟,振衣蓬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三)

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

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

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

为言经济理,所贵贤俊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

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

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

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

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形式: 古风

石洞杂赋三首(其二)石溪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

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閒。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

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