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观见寄

东家有贤人,西家苦相忽。

幽兰委冰霜,掩霭特未发。

春风限芳蕤,烂漫安可没。

东南信多士,人物世不阙。

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谒。

谁怜幽閒女,艳色比南越。

垂耳困盐车,捐金空买骨。

读书谢世事,闭门动论月。

予生亦羁旅,处世常卒卒。

谁令钓竿手,强复此持笏。

惟馀七尺躯,空洞中无物。

时蒙好事过,解榻聊一拂。

野情乐江海,梦想扁舟兀。

隐居便醉睡,世路多颠蹶。

荣华一朝事,毁誉百年歇。

相劝沐咸池,阳阿晞汝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秦观见寄》,通过对友人秦观的回应,诗人表达了对才子贤人的赞赏和对他们遭遇的同情。诗中以“东家有贤人”起笔,赞扬秦观的才华,而“西家苦相忽”则暗示了秦观被忽视的境遇。接着,诗人用“幽兰委冰霜”比喻秦观的才华被埋没,但坚信他的光芒终将显现。“春风限芳蕤”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秦观的才华终将绽放。

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人才众多,不必过于忧虑自己的处境,像秦观这样的人才在山水之间自有其价值,他们选择洁身自好,不愿主动出仕。“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谒”描绘了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秦观处境的同情,如“谁怜幽閒女,艳色比南越”,暗指秦观的才华如同美女被埋没。

苏辙以自身为比,感叹自己漂泊异乡,忙碌于世事,与秦观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他羡慕秦观能远离尘嚣,享受江海之乐,但也感慨世路艰难,荣华易逝。最后,诗人劝告秦观要保持乐观,沐浴美德,期待他能重振精神。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才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苏辙对朋友的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

济南三岁吾何求,史君后到消人忧。

君言有客轻公侯,扁舟相从古扬州。

致之匹马恨无力,千里相望同异域。

诵诗空使四座惊,隐居未易凡人测。

史君南归无限情,鸿飞携书堕我庭。

此书兼置昔年客,袖中秀句淮山青。

老夫强颜依府县,堆案文书本非愿。

清谈亹亹解人颐,安得坐右长相见。

狂客吾非贺季真,醉吟君似谪仙人。

末契长遭少年笑,白发应惭倾盖新。

都城酒贵谁当换,尘埃污面非良算。

归来泗上苦思君,莫待黄花秋烂漫。

形式: 古风

次韵秦观梅花

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忽传骚客赋寒梅,感物伤春同懊恼。

江边不识朔风劲,墙头亦有南枝早。

未开素质夜先明,半落清香春更好。

邻家小妇学闲媚,靓妆惟有长眉扫。

孤芳已与飞霰竞,结子仍先百花老。

苦遭横笛乱飞英,不见游人醉芳草。

可怜物性空自知,羞作繁华助芒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次韵钱协待制秋怀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

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

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

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券。

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

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

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

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

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

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一)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