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跋简斋与夫人帖

家在钱塘身在苏,扊扅消息近来疏。

极知薪水无钱买,且遣长须送乘壶。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我本住在钱塘但身在苏州,
近来亲人音信稀疏如同门枢的转动声。

注释

家:家乡。
在:处于。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身:身体,此处指人。
苏:苏州。
扊扅:古代门轴上的横木,这里代指家中亲人。
消息:音信。
近来:最近。
疏:稀少,不频繁。
极:非常,极其。
知:知道,了解。
薪水:工资收入。
无钱买:没有钱购买。
且:暂且,姑且。
遣:派遣,让。
长须:长胡子,这里比喻年长的人。
送:赠送。
乘壶:古代酒器,也称壶觞,这里指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的《又跋简斋与夫人帖》。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家在钱塘身在苏,扊扅消息近来疏。”

这里“家”指的是诗人的家庭或居所,而“我”则是诗人自己,“钱塘”和“苏”都是地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家乡的距离感,也透露出信息不畅通带来的思念之情。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传递往往缓慢,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挂念。

“极知薪水无钱买,且遣长须送乘壶。”

这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当时的经济窘迫。薪水即柴火和水,是日常生活所必需,但诗人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购买。这也反映出了诗人的贫困状态。“且遣长须送乘壶”中的“长须”可能是家中年老或身体不便的人,“送乘壶”则意味着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仍旧保持着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照顾之心。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物资的描述,以及与家人的分别,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孤独、贫穷和对于家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家庭责任和情感联结的一面。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万花川谷海棠盛开进退格

四面周遭国艳丛,危亭顿在艳丛中。

天开锦幄三千丈,日透红妆一万重。

积雨乍晴偏楚楚,东风小缓莫匆匆。

为花一醉非难事,且道花醲复酒醲。

形式: 七言律诗

三辰砚屏歌

天小紫,日淡红,月光正与日相通。

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月旁无半武。

吾闻三辰不并明,如何日中见月星。

霜后梨花定非瑞,春秋获麟不应贵。

君不见八月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西有玉李伴金盆。

是时三辰正如许,君不著眼君莫论。

吾家大阮嗜文字,看书到晓那能睡。

三辰并光射窗几,影落砚屏不容洗。

就中月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炯如秋水涵荇藻,天巧此岂人能为。

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

公当十袭古锦帕,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形式: 古风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务观持酒酹花予走笔赋长句(其一)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

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

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

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形式: 古风

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福祸谓之茧卜因戏作长句

去年上元客三衢,冲雨看灯强作娱。

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

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

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

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先生平生笑儿痴,逢场亦复作儿嬉。

不愿著脚金华殿,不愿增巢上林苑。

只哦少陵七字诗,但得长年饱吃饭。

心知茧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