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鼓山涌泉院

昔闻石鼓鸣,今作石鼓游。

击拊久已息,甲兵殊未休。

精庐庄严海,百室云雾浮。

维时当长夏,萧飒如凉秋。

高崖不见日,老木枝相樛。

灵泉发嵌窦,下注千仞沟。

向来经行人,颇以名字留。

俯仰百年内,磨镌遍岩幽。

石桥可坐卧,清绝无等俦。

众山合沓来,响答相献酬。

虽逢会心欣,未弭当世忧。

不知稽山上,复有胜处不。

六飞尚东巡,狐兔穴中州。

戈鋋塞河洛,冠盖集闽瓯。

堕此吠雪国,烈火烂不收。

炎飙方焚轮,赫曦欲停辀。

微生类焦谷,兹焉得依投。

一乘凌风翰,濯缨天汉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石鼓山涌泉院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句“昔闻石鼓鸣,今作石鼓游”,诗人回忆起从前听说石鼓山的传说,如今亲自前来游览,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与探索精神。接着,“击拊久已息,甲兵殊未休”两句,通过对比古代战争的激烈与现今和平的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对和平的渴望。

“精庐庄严海,百室云雾浮”描绘了涌泉院的庄严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维时当长夏,萧飒如凉秋”则通过季节的变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高崖不见日,老木枝相樛”描述了山崖的险峻与古老树木的苍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灵泉发嵌窦,下注千仞沟”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源源不断的活力。

“向来经行人,颇以名字留”提到过往的旅人在此留下足迹与名字,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俯仰百年内,磨镌遍岩幽”则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永恒。

“石桥可坐卧,清绝无等俦”赞美了石桥的美丽与独特,仿佛是人间仙境的一部分。“众山合沓来,响答相献酬”描绘了群山的壮观与和谐,仿佛在进行一场自然界的对话。

“虽逢会心欣,未弭当世忧”表达了诗人虽然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但对社会的忧虑并未消除,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不知稽山上,复有胜处不”则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最后,“六飞尚东巡,狐兔穴中州”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反映了国家的兴衰与动荡。“戈鋋塞河洛,冠盖集闽瓯”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动荡。“堕此吠雪国,烈火烂不收”表达了对战乱的痛恨与对和平的渴望。“炎飙方焚轮,赫曦欲停辀”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动荡。“微生类焦谷,兹焉得依投”表达了个体在大环境下显得渺小无助的感受。“一乘凌风翰,濯缨天汉流”则以浪漫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13)

洪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

  • 字:玉甫
  •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67~1133

相关古诗词

石湖院

古木参天水一沟,潮来曲折可藏舟。

招提密映晴岚起,沧海潜通夜气浮。

丹荔荐盘惊北客,赤蟳供馔识炎洲。

却疑江左知名士,不作乘桴浩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食生荔枝二首(其一)

六月寓闽山,初逢荔子丹。

皱红分颗颗,凝白作团团。

品目诚无限,珍甘拟亦难。

不劳走马使,安坐得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食生荔枝二首(其二)

独擅东南美,谁知十八娘。

笑颦俱有味,朱粉不迷香。

璀璨珠生掌,清泠露入囊。

风流须第一,饤座每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登万岁寺平远台次糜韵

山川信美自愁多,岭海穷途可若何。

倦客难寻越绝记,畸人但唱郢中歌。

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

还是浮云韬白日,凤凰台上一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