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屏倾盖早,公壮我丁年。
入幕笑谈旧,升朝礼乐先。
寄书榆柳外,觅句竹梅边。
俯仰成畴昔,空馀涕泗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吴鹤林尚书(其三)》。诗中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怀念和不舍之情。
"宝屏倾盖早,公壮我丁年。" 这两句描绘出青年时代的友情如同初升的太阳一般灿烂,宝屏指的是华美的屏风,倾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美好,公壮和我丁年的对比,则是诗人与朋友共同度过的年华。
"入幕笑谈旧,升朝礼乐先。" 入幕可能指的是进入帐中或室内,与朋友共叙旧事,升朝则意味着参与朝廷的礼仪,礼乐先则显示了对传统礼节的重视和尊崇。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重要时刻。
"寄书榆柳外,觅句竹梅边。" 寄书表示通过书信来表达思念之情,榆柳和竹梅都是常见的自然景物,这里用以比喻远方的朋友,诗人通过写作和大自然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俯仰成畴昔,空馀涕泗涟。" 这两句诗人通过俯仰之间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望,以及眼前空留下来的泪水,抒发了对逝去美好的无限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友情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视。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
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
百僚山下路,千载尚名香。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两登枢辅地,一武宰衡班。
利泽才膺寸,良方缩肘间。
重为千载惜,竟老十年闲。
回首西州梦,吴中第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