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其三)宗子相

婉婉维扬士,早岁绝人识。

结撰有至思,先民乃遗则。

时俗徒嗷嗷,此物知者得。

郁郁独往心,百折江河力。

披睹他自媚,我意安所测。

念兹携手驩,荣名与令德。

浩荡阴阳移,吾道相终极。

语及千载事,愀愀动颜色。

中怀谁可喻,文章亦经国。

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餐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五子诗(其三)宗子相》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对“维扬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赞扬了这位维扬士早年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与见识,其作品蕴含着深邃的思想,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接着,诗人指出在世俗的喧嚣中,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这样作品的人并不多,而维扬士却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维扬士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其作品魅力的难以揣摩。同时,通过回忆与维扬士共度的美好时光,强调了友情、荣誉与美德的重要性。诗中提到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维扬士的智慧与道德将超越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典范。

最后,诗人以“麟凤言”比喻维扬士的作品,表达了对其作品的崇高评价,并以此激发读者的共鸣,强调了文学作品对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三叹加餐食”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对维扬士作品的深刻感动和对其精神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维扬士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五子诗(其一)王元美

元美何翩翩,夙昔秉灵异。

京洛多冠盖,操觚各自媚。

所遇无此物,识曲听其伪。

大雅久沈邈,时淆作者至。

俛仰知音稀,含兹未伸意。

但坐奋逸响,侧身向天地。

虚名喜误人,依依千载事。

浮云相揽持,白日一高视。

四顾命俦匹,中怀谁可致。

凌厉子长气,文章此未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五子诗(其一)谢山人榛

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五子诗(其二)李郎中攀龙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五子诗(其三)梁比部有誉

梁生南海彦,早岁握明珠。

滔荡秉大节,深湛思独殊。

献赋聊薄游,偶与同好俱。

杨榷得宜筌,清响奋天衢。

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

浊世多局促,中怀惨不舒。

振衣谢尘网,逝将还旧庐。

增城与罗浮,仙人可等期。

伊余薄世恋,夙昔同玉趋。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