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其二)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

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

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首联“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表达了诗人虽有未竟之志,却常借禅学寻求心灵解脱。颔联“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则说明诗人未能在盛世中实现理想,转而享受山野间的乐趣。颈联“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通过夜月和寒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寄托。尾联“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可能暗示诗人虽身处山间,但心怀广阔,意欲乘风破浪,有所作为,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追求。整体而言,此诗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间(其三)

念此朝宗义,孤衷每郁寥。

未能支厦屋,祇可托渔樵。

冀作云中鹤,来听海上潮。

长安难得去,不是为途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山间(其四)

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

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

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

正作还乡梦,虚窗竹乱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山间(其六)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

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

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山间(其七)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

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

只今空寂寞,能不恋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