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簿领终年未出郊,此行聊解俗人嘲。
忧时有志怀先达,作县无能愧旧交。
松古尚存经雪干,竹高还长拂云梢。
溪山处处堪行乐,正是浮名未易抛。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游瑞华二首(其一)》。诗人王守仁在繁忙的官务中抽身出游,旨在摆脱世俗的束缚与嘲笑,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诗中流露出对过去志向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我审视和谦逊。
首联“簿领终年未出郊,此行聊解俗人嘲”描绘了诗人长期被繁琐的公文所困,此次出游是为了摆脱世俗的非议与困扰。颔联“忧时有志怀先达,作县无能愧旧交”表达了诗人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因能力有限而感到愧对老友,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与内疚的情感。
颈联“松古尚存经雪干,竹高还长拂云梢”以自然景物为喻,松树历经风雪仍坚韧不拔,竹子高耸入云,象征着诗人虽遭遇困难,但依然保持坚韧与高洁的品质。尾联“溪山处处堪行乐,正是浮名未易抛”则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虚名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亲近自然,而非追求虚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修养的精神风貌。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
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
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古道当长阪,肩舆入暮天。
苍茫闻驿鼓,冷落见炊烟。
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燃。
正思江槛外,閒却钓鱼船。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
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
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
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
行台依独寺,僧屋自成邻。
殿古凝残雪,墙低入早春。
巷泥晴淖马,檐日暖堪人。
雪散小岩碧,松梢挂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