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殷氏榴花双鸟图鸟鸣喜相逢

喜相逢,五月中,石榴花发枝枝红。

白者窥枝雄叫雌,黄者隔花雌应雄。

雄呼雌应千花底,声声似叙相逢喜。

也知幽鸟有好情,人喜相逢曾鸟比。

喜莫喜于初相逢,亦莫悲于终相撇。

相逢之初恩爱深,相撇之后恩情绝。

君不见武帝逢阿娇,贮之金屋中。

色衰长门里,弃置如秋蓬。

又不见相如遇文君,当垆盟肺腑。

茂陵得新人,白头吟别苦。

人心始终多易移,不独人间夫与妻。

交情贵贱亦如此,倏然炎凉朝暮里。

不知此鸟相逢喜,莫以人情易终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榴花双鸟图,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喜相逢”为主题,借石榴花盛开的季节,以及鸟儿间相互呼唤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首先,诗中的“喜相逢”不仅指鸟儿间的相遇,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鸟儿们在花丛中相互应和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彼此的喜悦与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与微妙。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提到了汉武帝与阿娇的故事,以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经历,以此来说明人世间情感的无常与易变。这些历史典故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其哲理性,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情感的本质与变化。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指出人心易变,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我情感的连结,都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变化。这种对人性的洞察,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景描绘上,而是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性探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光泽道中纪事

西来一水白练白,界破两山立其侧。

两侧之山草树平,北侧之山石崖逼。

我爱崖面平如掌,驻马磨崖写遗响。

苍苔磨尽见石骨,隐隐古字石崖上。

蛇虫缺裂蛟鼍断,欲读不成心眼乱。

细寻体制何代书,彷佛八分兼小篆。

秦欤汉欤此荒服,何有此字在我目。

无乃唐末五代人,学得李蔡步其躅。

四百年来已如此,天地无穷会更纪。

凄凉往事不胜悲,且抱戎籍去综理。

形式: 古风

老骥行

老骥伏枥官厩里,八尺身长老龙体。

昂头向人不肯鸣,似择孙阳作知己。

孙阳世间不常有,此骥伏枥年岁久。

有时自跑千里足,有时自仰千金首。

目如飞电双炯炯,照夜白光秋月冷。

拳毛騧有污血渍,狮子花映灭没影。

问之此骥世何罕,渥洼水中天所产。

同产分入大宛国,贰师得之来贡汉。

武皇重马心如何,郊庙荐之天马歌。

夕养天闲饱苜蓿,朝牵辇道随鸣珂。

何时此种来海湄,宛如蹴踏长秋时。

汉代光宠已寂寞,千年龙种终崛奇。

邻厩有骥亦似之,几年伏枥嗟栖迟。

偶来相见似相慰,迥立长空相向嘶。

一嘶四蹄欲飞起,悲风索索来天倪。

形式: 古风

喜小孤山开江舟行无阻

小孤卧江江水回,盘涡转毂入山隈。

山隈吸风盘转急,北客舟人相看泣。

女娲立极巧无施,大禹济川功未及。

圣王手把天地户,江海顺流天地助。

昨夜风雷檄巨灵,劈开山背放江行。

南来北去安流里,圣德神功岂可名。

形式: 古风

登高山西塔和刘守韵

红树秋千仞,珠林岭半边。

登临香积阁,徙倚夕阳天。

世事横双眼,流光照暮年。

茫茫云峤外,何处是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