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

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孟孙只关心孝道,莱子又拒绝了官职。
庆幸能满足温顺奉养父母的心愿,但耕作的辛劳难以言表。
采集灵芝以供奉医药,捡拾槿花作为早上的食物。
屋檐下云雾遮挡雨水,山中凉爽带着几分寒意。
不合时节仍有竹笋生长,空地上满是兰花盛开。
接受恩赐的休假,长宴连日,欢喜无比。

注释

孟孙:指孟孙氏,古代贵族。
唯:只。
孝:孝顺。
莱子:可能指隐士或不愿做官的人。
辞官:拒绝官职。
温凊:温暖和清凉,这里指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
稼穑:农事,泛指劳动。
采芝:采摘灵芝。
上药:供奉给长辈的药物。
拾槿:捡拾槿花,一种植物,可食用。
晨餐:早餐。
栋里:屋檐下。
云藏雨:形容云多雨密。
暑带寒:山中气候凉爽,有寒意。
非时:不合季节。
笋:竹笋。
闲地:空地,未被利用的土地。
兰:兰花。
赐告:皇帝的恩赐休假。
优诏:优待的命令或诏书。
长筵:长桌,宴会用。
永日欢:连续多日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官回家,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喜悦。开篇“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表明主人公放弃了仕途追求,选择了归隐山林,以便专注于修身养性和家庭责任。接着,“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之情,通过比喻“温凊”来形容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中间两句“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养生之物,如同古代隐士般生活。下面,“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则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描述,云雨随时,山中气候多变,但都不能破坏这份宁静。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一句,通过对竹笋和兰花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最后,“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以及希望这份生活能够持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灵追求。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闲居作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

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

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

一峰绵岁月,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武库分帷幄,儒衣事鼓鼙。

兵连越徼外,寇尽海门西。

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

旌旗回剡岭,士马濯耶溪。

受律梅初发,班师草未齐。

行看佩金印,岂得访丹梯。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