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官员们寻找古老的隐居之地,宾客随从充满郊野园林。
在宁静的云雾中享受闲适,热情的老人们讲述着往事。
谢公山依旧如故,陶渊明喜爱的菊花依然盛开。
青苔蔓生,垂钓处已荒凉,松竹环绕,门户紧闭。
清风霜雪象征着官事清明,江海之景寓言君王的恩德。
只因朝廷召唤,我前往宣室接受问询,深藏内心的是无尽的沉思。

注释

轩车:官员乘坐的车辆。
旧隐:古老的隐居地。
宾从:随从人员。
郊园:郊外的园林。
萧散:闲散。
烟霞兴:云雾中的兴致。
殷勤:热情。
故老言:老人的故事。
谢公山:指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山。
陶令菊:陶渊明爱菊。
苔藓:青苔。
垂钓:垂钓之处。
松篁:松竹。
闭门:门户紧闭。
风霜:清冷的天气。
吏事:官事。
江海:比喻广阔的天地或君王的胸怀。
君恩:君王的恩典。
祗召:被召唤。
宣室:古代宫殿中的正室。
沈冥:深沉的思考。
一论:内心的独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返回旧居时的场景和心境。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友情、故土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怀念。

"轩车寻旧隐"一句,以轩车作为返回旧居的手段,"寻旧隐"则点出了诗人寻访旧日隐居之地的意图。"宾从满郊园"表明诗人在郊外的园林中与友人相聚,这种景象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萧散烟霞兴"写出了一派仙气,"殷勤故老言"则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之情。这些句子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

接下来的"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两句,提及了历史上的隐逸谢安和陶渊明,这里象征着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永恒不变之物的向往。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偏僻的生活状态。"风霜清吏事"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清净无为之态度,而"江海谕君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君恩的感激和记挂。

最后,"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这两句似乎是在描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状态。整体上,这部分内容强化了诗中对自然、历史和人伦关系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生活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之旅,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次探索与回响。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

一峰绵岁月,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

谢公怀旧壑,回驾复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武库分帷幄,儒衣事鼓鼙。

兵连越徼外,寇尽海门西。

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

旌旗回剡岭,士马濯耶溪。

受律梅初发,班师草未齐。

行看佩金印,岂得访丹梯。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夜集张諲所居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法證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