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

别郡安知寄此州,攀辕合借我公留。

求仁而得又何怨,蔽美岂其为好修。

花径怕风宜落絮,秧田足雨恐妨牟。

春归谁识春心苦,才说思春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身在异乡,谁知会流落到这州,想请您挽留,如同拉住马车的辕木。
尽力追求仁德如果得到反而有怨言,那是因为隐藏美德并非出于喜好炫耀。
花径怕风吹落花瓣,秧田饱雨恐怕妨碍了稻谷生长。
春天离去,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苦楚,刚提及对春的思念,却发现已白发苍苍。

注释

别郡:异地他乡。
公留:您的挽留。
求仁:追求仁德。
好修:喜好炫耀。
落絮:飘落的柳絮。
妨牟:妨碍稻谷生长。
春心:内心的情感。
思春:思念春天。
欲白头:即将变白的头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送使君赵寺丞泰先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赵寺丞泰先生离任的挽留之情,以及对他在任期间推行仁政、尽力为民的赞赏。诗人以“别郡”起笔,感叹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希望他能因公留任。接着,诗人认为赵先生积极追求仁德,即使有所牺牲,也无怨言,他的美德不应被掩盖,而是应当得到发扬。

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如“花径怕风宜落絮”,暗示赵先生的离去可能会带来改变,希望春风吹拂下的花絮纷飞不会妨碍他的工作。同时,“秧田足雨恐妨牟”则表达了对雨水过多可能影响稻谷生长的担忧,暗喻赵先生的政绩不能因个人离开而受影响。

最后,诗人感慨春去春回,却无人理解他内心的苦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对赵寺丞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政绩的肯定。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择斋先生徐大监赴建仓

帝命元臣选外台,南州声望久崔嵬。

仓箱早办九年集,原隰欣迎四牡来。

父老此时方见日,吏饕平昼忽惊雷。

锦衣翠节乡邦重,耿耿文星照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枯崖悟上人省觐三山

遍踏长松影,行吟入画屏。

秋江一叶渡,落日数峰青。

白发干新梦,黄花制晚龄。

片云何日会,重约在林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清老弟归荆湖幕

驱车出闽峤,微宦历江湖。

沙塞马蹄疾,水天鸿影孤。

楚天时卧鼓,蜀道日飞刍。

万里戎旃客,何当表丈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重阳

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