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菊花依旧如故,突然发现白发增添了许多。
大家都在谈论那顶参军帽,又有谁会留意那朴素的处士头巾呢?
宁愿屈身任职也不觉得羞辱,即使有酒也并非贫穷的表现。
我最喜爱南山的景色,看着它,心情越发真实和纯粹。

注释

黄花:菊花。
浑似:完全像。
旧:原来的。
白发:白头发。
忽惊新:突然感到新添。
争说:争相谈论。
参军帽:古代官员或士兵的帽子。
谁怜:谁还会在意。
处士巾:隐士常戴的头巾。
折腰:弯腰侍奉,比喻屈就官职。
宁不辱:岂能不算屈辱。
有酒未为贫:有酒并非贫穷的象征。
绝爱:极其喜爱。
南山色:南山的景色。
意转真:心意更加真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重阳》,通过对黄花和白发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中对旧事物的怀念和对自己境况的感慨。"黄花浑似旧",诗人以菊花象征岁月的更迭,暗示自己虽年华老去,但心境依旧如旧时菊花般坚韧。"白发忽惊新"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惊讶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借古人帽子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参军帽"代表仕途,"处士巾"则暗指隐逸生活,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折腰宁不辱"表明诗人不愿屈服于权贵,宁愿保持尊严,即使生活清贫也不以为耻。"有酒未为贫"则进一步强调,对于诗人来说,贫穷与否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而是精神追求的满足。

最后,诗人以"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收尾,表达了对南山景色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真实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随着对南山的凝视而愈发深厚。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变迁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蟋蟀有感

煎煎促谁织,机杼咽空林。

何处露丛下,入人秋思深。

清灯一线泪,孤枕百年心。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仁山杨先生

滴尽艰难泪,肝肠铁似顽。

忍教师道绝,还向我翁潸。

命也吾何憾,天乎识固悭。

平生修洁意,千载此西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挽吕秘书

玉阶空忆去,破屋古梅旁。

犹讶黯言直,不磨迁史良。

葵心犹白发,槐梦落黄粱。

最后龙门客,恩深涕泗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石隐老屿上人

已约岩头同数宿,如何消息竟茫然。

抱琴有意弹明月,采药无心到绝巅。

不过虎溪安得笑,偶逢醉石便攲眠。

山林此乐而今少,一日相从是宿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