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七)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

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无人能询问我的薄命书卷,寒冷时就尽早安眠。
每月常常请假,每隔一个月才能领取一些钱。
来来往往中,我担心诗才偏僻被人嘲笑,亲人们也觉得我因饮酒而行为怪异。
为了生活计策,我必须向上谋划,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归田园。

注释

簿籍:指书籍或学问,这里可能暗指作者的仕途或学问生涯。
谁能问:无人能理解或关心。
风寒:形容天气寒冷。
趁早眠:尽早入睡以保暖。
每旬:十天为一旬。
乞假:请假。
探支钱:临时领取钱财。
嫌诗僻:担心自己的诗歌过于偏僻不被接受。
亲情怪酒颠:家人因饮酒过度而责怪。
谋身:为自己打算,考虑生计。
上计:高明的计划或策略。
归田:回归田园,意指退休或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任职时的孤独和无奈。"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表达了官员工作繁忙,无人可以询问,又不得不面对严寒之夜,迫不得已提前就寝。这反映出古代官员在外地任职时的孤独感和生活上的不便。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则说明了官员对于休息的渴望和对薪资的关切。他们经常申请假期,但往往不得满足;且由于财务管理的不便,甚至需要隔月才能领到一部分工资,这些都加剧了官员的生活压力。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中“诗僻”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异乡时所写的诗词难以为人理解或认同,而“亲情怪酒颠”则表达了远离家乡、亲人,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深,甚至会因为这种思念而对酒有了依赖。

最后,“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则是官员对于长期在外任职的思考,虽然目前需要为生存做出各种计谋,但最终心中的向往还是希望能够回到故乡的田园生活中去。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家庭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于归乡的渴望。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八)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

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

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九)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

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

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一)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

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

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