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剑树刀山喝使摧,十波罗蜜印灵台。
光轮无尽奚边表,不是贪嗔根得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十玄谈(其六)转位》。诗中以剑树刀山和十波罗蜜(佛教术语,指十种修习佛法的方法)为象征,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苦难、达到精神觉醒的境地。"喝使摧"可能指的是通过某种强烈的警示或激励来突破困境,"光轮无尽"则象征着智慧的光辉无穷无尽。诗人强调这种光明并非源于贪嗔(贪婪和愤怒)的根基,而是通过修行和悟性获得的。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深刻的佛学哲理,表达了修行者追求觉悟的心路历程。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无明山中作云雷,闪电霞光灿不开。
霹雳一声山岳震,曼拿大士笑咍咍。
行于异路且轮回,百亿分身拨不开。
地狱天堂非别有,相呼相唤隐天台。
优钵罗花火里开,方知达磨不虚来。
夜来一霎清明雨,万卉千葩胜剪裁。
灵机争堕有无功,色空犹未达空空。
空色本无权立号,无名全体露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