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葛亮最终应以战死沙场的方式回归,还未实现天意就先开创了蜀汉基业。
活着时欺骗司马懿只会增加他的怒气,死后与王阳相见也显得厚颜无耻。
命运的运行虽有功,但终究带来纷扰;阴符之术虽多,也可能隐藏奸诈。
如果当初他想回应刘备的三次拜访,为何不选择无为而治,像鳏夫般淡泊名利呢?

注释

终宜:最终适宜,此处指诸葛亮的理想归宿。
马革还:马革裹尸,指战死沙场。
仲达:司马懿的字。
王阳:王阳,可能指王莽,此处代指权臣。
流运:命运的运行。
阴符:古代兵书《阴符经》。
三顾: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无为:道家思想,指顺应自然,不强求。
有鳏:指孤独的人,这里暗指诸葛亮如果选择无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筹笔驿》。从内容上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某位人物或事件的反思和批评。开篇“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表达了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顾时机与环境条件盲目行动的状况。“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则描绘了生者欺骗别人,死后得到厚葬的情况,反映出对世事虚伪的一种看法。接下来的“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表明尽管有些行为或手段看似有所成就,但其实并无大用,而且可能带有一定的阴谋和欺骗。

最后,“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则是诗人反思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如果当初能够像无为的态度去应对,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中一些行为和事件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舞曲歌辞(其一)柘枝词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舞曲歌辞(其二)柘枝词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

日色昆崙上,风声朔漠间。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舞曲歌辞(其三)柘枝词

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一叶落

轻叶独悠悠,天高片影流。

随风来此地,何树落先秋。

变色黄应近,辞林绿尚稠。

无双浮水面,孤绝落关头。

乍减诚难觉,将凋势未休。

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