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轻叶独悠悠,天高片影流。
随风来此地,何树落先秋。
变色黄应近,辞林绿尚稠。
无双浮水面,孤绝落关头。
乍减诚难觉,将凋势未休。
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落叶之情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和愁绪。"轻叶独悠悠"展现了叶子的轻盈与飘零,而"天高片影流"则形容了天空中的云彩在秋日长风中缓缓移动的景象。
随后的"随风来此地,何树落先秋"表明诗人对落叶的来源进行了思考,似乎是在询问哪一棵树最早迎来了秋天。"变色黄应近"指的是树叶即将或已经转变成金黄色的情景,而"辞林绿尚稠"则描绘出其他树木依然郁郁葱葱的样子。
"无双浮水面,孤绝落关头"中,“无双”可能指的是那片独自飘落的叶子,它在水面上漂浮,而“孤绝落关头”则形容了叶子的孤寂与远离。此处的“关头”或许暗示了一种边塞之地的孤寂。
"乍减诚难觉, 将凋势未休"表达了落叶渐少,但依然在继续,秋意尚浓。"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那飘零的落叶,却又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新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流露出了诗人的孤独情怀和秋日的寂寥。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
坐久仆头出,语多僧齿寒。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
李白终无取,陶潜固不刊。
我身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
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
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