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厚之待制出守福唐

南拥旌旗照海傍,甘泉新第从臣章。

三休华阁窥天象,几日朝衣带御香。

溪水双流随画楫,荔枝初绿映雕觞。

颁春莫向常思岭,归梦先应到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南边的大旗照耀海边,甘泉的新居因臣子的荣光。
在华丽的阁楼上仰望天空,不知已有多少日子身披朝服带着皇上的香气。
溪水两侧,画舫穿梭,初绿的荔枝映衬着雕饰精美的酒杯。
春天的恩赐不要送到常思岭,归乡的梦应该先飘向京城。

注释

南拥:南方拥簇。
旌旗:旗帜。
照海傍:照耀海边。
甘泉:古代宫殿名,此处指皇帝的住所。
新第:新建的府邸。
从臣章:出自臣子的荣耀。
三休:多次休息或停留。
华阁:华丽的楼阁。
窥天象:仰观天文。
朝衣:朝服。
御香:皇室专用的香气。
溪水双流:两条溪水交汇。
画楫:装饰精美的船桨。
荔枝初绿:初熟的荔枝。
雕觞:雕刻装饰的酒杯。
颁春:颁发春天的恩赐。
常思岭:某个地方名。
帝乡:京城,皇帝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名为《送元厚之待制出守福唐》。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和美好祝愿。

"南拥旌旗照海傍,甘泉新第从臣章。"

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旌旗在阳光下迎风招展,其光辉映照着海边,而“甘泉新第”则是指朋友即将到达的地方,“从臣章”可能暗示了朋友仕途的荣耀和新的开始。

"三休华阁窥天象,几日朝衣带御香。"

诗人通过对华丽宫殿(三休华阁)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高官厚禄命运的美好祝愿。“窥天象”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高远的情怀,而“几日朝衣带御香”则是对朋友即将享受皇恩浩荡的期待。

"溪水双流随画楫,荔枝初绿映雕觞。"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溪水两岸随着画舟(可能是友人乘坐的船只)缓缓前行,而“荔枝初绿映雕觞”则表现了春意盎然之美。

"颁春莫向常思岭,归梦先应到帝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颁春”可能是指春天的到来,而“常思岭”则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比喻,表示诗人将会时刻想念这片山川。而“归梦先应到帝乡”则表达了对朋友能够早日功成名就,返回帝都(即京城)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一种高远的情怀和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

手泽存遗爱,民歌接旧封。

凉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向防禦出守淮阳

汉符新寄近天畿,便别晨班下曙扉。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春风满野红旌驻,夜雨侵筵翠斝飞。

况是韦平有家学,须将名誉敌恩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着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吴仲庶待制出守长沙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

延阁漏閒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

曾冠獬廌奸回詟,却佩龙泉种落惊。

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似使君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