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太守车煌煌,莫如还故乡。

昔登蜀郡籍,今得临邛章。

过家礼耆旧,接境跪壶浆。

寒经道路远,春入山川长。

俗将乐其化,诏亦美其良。

相如有遗迹,谁复酒垆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太守乘坐着辉煌的车驾,不如返回久违的故乡。
昔日登上蜀郡官册,如今获得临邛的荣光。
路过家乡时,我恭敬地拜访老人,边境的人们捧着酒浆迎接。
寒冬中走过遥远的道路,春天却在山水间绵延不断。
百姓因风俗得到教化而快乐,皇上的诏书也赞美这里的善政。
像司马相如那样的遗迹尚存,还有谁能记得那酒垆边的故事?

注释

太守:地方长官。
煌煌:显赫、辉煌。
蜀郡: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籍:官职任命。
临邛:地名, 司马相如曾在此居住。
章:官职或荣誉。
耆旧:年高有德的老人。
壶浆:古时以酒浆待客。
寒经:寒冬时节经过。
春入:春天来临。
俗:风俗。
化:教化。
诏:皇帝的命令。
遗迹:历史遗留的痕迹。
酒垆:卖酒的小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诗中,诗人以太守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李才元出仕外地的关切。"太守车煌煌,莫如还故乡",描绘了太守出行的威仪,但诗人认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回归故里的宁静。接着,诗人回忆了友人过去的蜀郡经历,如今又要赴任临邛,显示出对友人仕途的肯定。

"过家礼耆旧,接境跪壶浆",写出了友人到任时对当地老人和乡亲的热情接待,体现了他的谦逊与亲民。"寒经道路远,春入山川长",则寓言友人此行路途遥远,但春天的美景会一路陪伴,寓意着希望与祝福。诗人赞美友人的政绩,认为他能让百姓乐于接受教化,朝廷也赞赏他的才能。

最后,诗人提到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友人才华出众,可能会在邛州留下佳话,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不知是否有人能像当年的酒徒一样,在酒垆旁陪伴友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又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李密学赴亳州

倦输关内粟,遂请颍川符。

治绩可称最,士民将以苏。

谯都君命重,苦县祖风殊。

仙桧留阴在,甘棠即化敷。

行舟通远水,候骑溢长衢。

他日人怀望,烟云自满湖。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

尝闻蜀国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诗。

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无公事中园乐,民喜群邀匝树窥。

望帝鸟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时。

最鲜深浅非有染,解赋才华未得知。

闻说赵昌今已老,试教图画两三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