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阑干古木琐青葱,阑外檐花灼半空。
万里好山春黛碧,一溪流水暮霞红。
窗疏不碍东西月,帆过始知南北风。
试问支郎一樽酒,好天良夜与谁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开篇"阑干古木琐青葱,阑外檐花灼半空"两句,通过对古老围栏旁生长的苍翠古木和檐下盛开的花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这里的“阑干”指的是围栏或亭台的栏杆,而“琐青葱”形容古木苍翠而繁密,“檐花灼半空”则是檐下的花朵如同星辰般点缀在半空中,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受。
接着"万里好山春黛碧,一溪流水暮霞红"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阔与深远。这里“万里好山”指的是连绵不绝、雄伟壮丽的山脉,而“春黛碧”则形容这些山峰在春天的色彩,如同最纯净的翡翠。"一溪流水"描写了清澈见底的小溪,"暮霞红"则是夕阳下的霞光洒满小溪,让人联想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幻。
下片"窗疏不碍东西月,帆过始知南北风"两句,从景物描写转向空间与时间的体验。这里的“窗疏”是指窗棂间距较宽,不至于遮挡视线,“东西月”则形容夜晚时分,窗外明月清澈可见,而不被窗棂阻碍。"帆过始知南北风"则是从行船的角度出发,通过帆船在水面上的移动来感受南北方向的微风,展现了诗人对空间和自然环境变化的细腻体验。
末句"试问支郎一樽酒,好天良夜与谁同"则是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似乎是在询问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这位叫做“支郎”的朋友,与他共享这份美好的对象是谁。这里的“一樽酒”指的是一杯酒,“好天良夜”形容这是个宜人的夜晚,而“与谁同”则留下了诗意的悬念,给人无限遐想。
整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趣的艺术世界。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主忧臣辱已难堪,国事颠危况未安。
溺嫂临渊犹援手,斗人同室尚撄冠。
公如不唱从军乐,士亦恐歌行路难。
麟阁功名总劳苦,莫将行役作辛酸。
银潢河海浸崆峒,君独轩昂万派中。
北鄙虎牢今子产,东山狼跋古周公。
固知鲁卫封同姓,合向燕秦策异功。
我欲誓江同击楫,中流不惜伴英雄。
欲向津头问镆铘,一潭秋水漫烟霞。
画屏对客景藏景,芳树压溪花照花。
有策廷争惭贾谊,无功庙食笑张华。
夜深霹雳轰双剑,惊起延平十万家。
南浦半月雨,溪流暗没沙。
断桥虹散绮,拍岸雪飞花。
孤馆客无梦,短篷人未家。
何如拥红日,照我上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