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客邸

南浦半月雨,溪流暗没沙。

断桥虹散绮,拍岸雪飞花。

孤馆客无梦,短篷人未家。

何如拥红日,照我上筠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南浦的半个月亮下起了雨,溪水悄悄地淹没着沙滩。
断桥上的彩虹消失,如同破碎的彩带,岸边的雪花飘落,仿佛花儿在飞舞。
孤独的旅馆里,旅客没有梦境,撑着小舟的人还未归家。
哪比得上拥抱着红日,让它温暖地照耀我,踏上回家的竹筏。

注释

南浦:地名,可能指代一个有河流的地方。
半月:形容月亮形状的一半。
雨:降水现象。
暗没:悄悄淹没。
断桥:被损坏或中断的桥梁。
虹散绮:彩虹消散,比喻彩虹消失。
拍岸:拍打岸边。
雪飞花:形容雪花飘落像花儿飞舞。
孤馆:孤独的旅舍。
客无梦:旅客没有睡梦。
短篷:小船的简陋遮蔽物。
人未家:人还没回家。
拥:拥抱。
红日:红艳的太阳。
筠车:竹筏,古代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江景的图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南浦客居时的寂寞与孤独。"南浦半月雨"一句,便设定了整体的氛围和情调,半月形状的天空下,细雨如织,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紧接着,"溪流暗没沙"则进一步描绘出水与岸边的情景,溪水在雨中变得浑浊,不辨沙石,营造出一片荒凉。

接下来的"断桥虹散绮"和"拍岸雪飞花"两句,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动感。断桥之上,彩虹不再,而是细碎如织的云彩,或许象征着梦想的破灭;而溪流拍打岸边,激起白色的水沫,如同飞舞的雪花,让人感觉到一种自然界的狂野美。

"孤馆客无梦"一句,则直接切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孤独的旅店,没有温暖的床褥,更没有安稳的梦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不安。紧接着的"短篷人未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简陋的小屋,也是别处游子无家的写照。

最后两句"何如拥红日,照我上筠车",似乎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幻想。诗人希望有一个拥抱着温暖阳光的时刻,让自己乘坐着简陋的小车,在光明中前行,这或许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客居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归宿与温暖的渴望。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宣城道中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宣城道中

恰到杏花天,转头过禁烟。

燕归才数日,蚕起又三眠。

少智惭樗里,多材忆孟坚。

功名且随分,无苦自咨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幽居

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

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

不扰自然人事好,有为方信世途难。

如今休说当年事,只把心平气定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幽居

莫问门无长者车,只图深巷乐樵渔。

一园黄落食无限,万壑碧蓑衣有馀。

雁足北来归讯杳,马蹄南去故人疏。

东风看整朝天旆,多少功名在故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