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之

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

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萼点驼酥,口攒金磬,心凝檀粉。

甚女贞染就,仙女绝胜,蜂儿童,鹅儿嫩。

说与玉龙莫品,怕宫波、一般流浪。

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

沉水全熏,檗丝密缀,额黄深晕。

乍燕姬未识,是花是蜡,笑偎人问。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美人如栀子般清雅,晨起妆容洗尽了华丽的装饰。
这花仿佛汲取了菊花的色彩,梅花的韵味。
花瓣如驼酥般细腻,花蕊聚集成金磬声,花心凝聚着檀香般的香气。
即使是贞洁的女子也无法描绘其美,仙女也比不上它,蜜蜂和鹅儿都显得稚嫩。
告诉玉龙不要品评,担心它会像宫中的流水一样漂泊不定。
可以寄予故人,折下枝条代替,它是江南春天的信息。
沉香的气息弥漫,黄柏丝紧密点缀,额头的色泽深邃。
初见燕姬时她还未识得,疑惑这是花还是蜡,笑着贴近询问。

注释

玉人:美人。
栀貌:栀子花般的容貌。
铅华:华丽的妆饰。
萼点:花瓣上的花蕊。
驼酥:形容花瓣细腻如驼峰上的酥油。
金磬:古代乐器,这里比喻花蕊聚集成的声音。
檀粉:檀香粉末,形容花香。
女贞:贞洁的女子。
玉龙:可能指龙形的玉器或贵族。
宫波:宫廷中的流水,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沉水:沉香木,一种名贵香料。
檗丝:黄柏树皮,用于制作香料。
额黄:额头的黄色。
燕姬:古代对美女的称呼。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是一首赞美蜡梅花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如玉般清雅的女子,她的美貌如同清晨的蜡梅,洗去了华丽的装饰,展现出自然的风姿。词中将蜡梅的色泽、形态与菊花的色彩和梅花的韵味相融合,赞美其花瓣如驼酥般润泽,花蕊如金磬般凝聚,花心如檀粉般纯净。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蜡梅之美并非寻常可比,甚至超越了女贞花和仙女花,连蜜蜂和鹅儿都为之惊叹其娇嫩。他提醒读者,即使面对美如玉龙的梅花,也无需过分品评,因为它们同样可能像宫中的流水一样,引发无尽的思绪和情感流转。蜡梅可以寄托故人的思念,传递江南春天的信息,其香气如沉水香般浓郁,蕊丝紧密,花色深沉,仿佛初见燕姬时的疑惑和惊喜。

最后,词人以女子的笑语收尾,表达了对蜡梅的喜爱和对美的欣赏,以及与人分享这份喜悦的情感。整首词通过蜡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人情世故的微妙洞察。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听房氏自然歌,求词为赋

春风琼树香中,数声恰似流莺啭。

歌尘飞下,落花起舞,骊珠脱串。

豆蔻珠帘,牡丹雪岭,小桃人面。

是自然绝艺,天然书谱,霓裳序,六幺遍。

独占二分月色,向尊前、几番曾见。

赏音如此,不辞醉墨,为题纨扇。

浪雨闲云,剩香残黛,莫论恩怨。

看秾华又老,情缘未断,寄楼中燕。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

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

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

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

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

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次韵王本中赋楼子芍药

宝楼十二玲珑,仙家只在云间住。

金盘舞罢,罗裙襞皱,乘风欲去。

画槛移春,彩鸾衔信,几番延伫。

看钗莛叠萼,天然富贵,妆台近,有人妒。

句引广陵遗恨,倩流莺、为花低诉。

年年长是,芳菲时候,满城烟絮。

春色三分,落红千片,总成尘土。

向月明空羡,双双睡蝶,宿花房露。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

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

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

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

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

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

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