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

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

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

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

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

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芙蓉凋零,妆容憔悴,露珠滴落如泪洒玉盘。
水天相连,秋色清淡,又有谁能增添些许生机?
瘦弱的芦苇边缘,稀疏的白萍之外,满洲上烟雾缭绕。
将剩余的美丽,交给西风吹染,依然值得欣赏,那红艳的花朵娇媚无比。
多次在河边送别远方,对着花儿,更让离别之情触动游子的心。
雨后的船窗下,低垂的几枝花朵,香气消散成碎片。
再也见不到往昔秦淮河畔的花月,竹西的歌声乐曲。
如今只剩下眼前这一片丛丛的景色,陪伴着离人沉醉其中。

注释

芙蓉:荷花。
妆残:妆容破败。
露华:露珠。
点缀:装饰或增添生气。
瘦苇:枯瘦的芦苇。
疏萍:稀疏的浮萍。
烟穟:烟雾中的景象。
红芳:红色的花朵。
秦淮花月:历史上的著名景点,代指繁华景象。
竹西歌吹:古代地名,有音乐活动。
丛丛:密集的丛丛景象。
离人:离别的旅人。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图景。开篇以“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起笔,形象地刻画了残荷凋零,仿佛女子卸下妆容后的落寞,露水如泪珠般滴落,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水天潇洒,秋容冷淡”描绘出广陵秋水连天,景色虽美却带着寒意,无人为这冷淡秋色增添生机。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进一步描绘了芦苇稀疏、浮萍散乱的江边景象,烟雾缭绕,更显寂寥。诗人将美景与离愁交织,通过“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表达对红蓼花的怜爱,即使在离别之际,也希望能从这最后的秋艳中找到一丝慰藉。

“几度临流送远”转而写到送别,诗人多次面对流水送别远方的朋友,花前的场景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描绘了雨后船窗内,花朵凋零,香气消散的场景,象征着友情的消逝和离别的哀愁。

最后,“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回忆起往昔繁华的秦淮河畔,花月夜的热闹与今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只剩下“丛丛满眼,伴离人醉”,满目皆是离别之景,只能借酒浇愁,陪伴着即将离去的朋友醉倒在这广陵的秋风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离别时的哀婉与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次韵王本中赋楼子芍药

宝楼十二玲珑,仙家只在云间住。

金盘舞罢,罗裙襞皱,乘风欲去。

画槛移春,彩鸾衔信,几番延伫。

看钗莛叠萼,天然富贵,妆台近,有人妒。

句引广陵遗恨,倩流莺、为花低诉。

年年长是,芳菲时候,满城烟絮。

春色三分,落红千片,总成尘土。

向月明空羡,双双睡蝶,宿花房露。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

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

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

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

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

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

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紫云何处飞来,仙家别有藏春洞。

刻缯纹皱,镂檀色腻,薰脐香重。

谷雨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

是花姑养就,韩仙染出,还分与,人间种。

好与密笼绣幄,护玉环、三生妖梦。

只愁今夜,绿丛月老,珠房露冻。

便唤秋娘,重浇卯酒,缓歌低送。

倩红鸾与约,韵华且住,作尊前供。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赋情云

无心却恁多情,闲愁长向眉尖聚。

牢龙不定,为谁留恋,为谁归去。

半饷花阴,霎儿月暝,几番日暮。

被东风搅散,离愁惹断,又还趁,歌声驻。

只恐佩环卧冷,好重将、绣帷调护。

何人得似,晓妆鬟髻,春娇态度。

缥缈尊前,朦胧眼底,非烟非雾。

把柔情一缕,都随好梦,作阳台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