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净洗旷轩眼,雪天閒看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携手同游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红尘滚滚时保持一颗清净心灵的决心。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时间背景和情境,是一次愉悦的春日游历。这里的“去春”指的是过去的春天,“与客”意味着有同伴,“携手过桥来”则描绘了一种亲密无间、悠闲自得的情景。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描述了诗人游历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寺庙的松树长得非常美丽,而深谷中的桃花却没有开放。这可能隐喻着一种宁静而又不为世俗所动的生活状态。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红尘"指的是喧嚣繁华、充满诱惑的尘世,而“万里”则形容其广阔无边。"白首"意味着头发变白,年岁已高,这两句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净洗旷轩眼,雪天閒看梅" 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内心修养的情感态度。诗人希望以清洁的心灵去观赏高远的景致,即使是在寒冷的雪天,也愿意静静地欣赏梅花之美。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追求精神净化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变化时保持一颗平静清醒的心态。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老木渐丹霜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衰鬓萧骚半欲丝,尚能随队作儿嬉。
棋无杀意从人活,琴有仁声却自悲。
落魄陈平归汉日,中伤张禄入秦时。
诸公莫作狂夫看,恐是英雄未可知。
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
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
三千世界初无碍,十二时辰得自如。
牛粪火堆煨芋熟,时时拾得懒残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