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书史系按察司所委平反劝课

翩翩旌旆下吾邦,六邑喧传姓字香。

不著一尘秋夜月,谨施三尺晓天霜。

平反狱讼缧囚喜,劝课农桑惰叟忙。

昨拜荆州天与幸,敢趋行幕献诗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吏,恪尽职守、为民请命的情景。"翩翩旌旆下吾邦"一句,通过对旌旗飘扬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作为官员所代表的国家权威降临于地方之意。"六邑喧传姓字香"则表明了诗人的姓氏和名声在当地广为流传,充满了赞誉。

接下来的"不著一尘秋夜月,谨施三尺晓天霜"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公正无私的执法风范。"不著一尘"比喻没有受到任何贿赂和影响,而"秋夜月"和"晓天霜"则是对时间的描写,暗示着诗人在深夜和清晨都在认真地执行公务。

"平反狱讼缧囚喜,劝课农桑惰叟忙"这两句,具体展示了诗人作为官吏所做出的贡献。一方面,他能够为民请命,解救那些无辜受牢的百姓("平反狱讼缧囚喜"),另一方面,也鼓励人们勤劳工作,不要懈怠("劝课农桑惰叟忙")。

最后两句"昨拜荆州天与幸,敢趋行幕献诗章",表达了诗人对上级长官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态度。"昨拜荆州天与幸"指的是诗人向荆州地区的高级官员表示祝福,而"敢趋行幕献诗章"则是诗人鼓足勇气,亲自前往上级官员的办公地点呈递自己的诗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职责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作为一名清正廉洁、关心民瘼的地方官吏形象。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古梅吴府教

万木风饕冻欲痴,孤根逗暖正斯时。

树槎牙历百千岁,花摘索开三两枝。

兄弟山矾应未称,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标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满世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见竹溪罗权府

琅玕万个碧云深,长覆晴川数亩阴。

渭水侯封元有节,葛陂龙化本无心。

波光静处涵清影,滩濑鸣时和好音。

除却寒流相映外,此君那许俗尘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

目欲穷千里,楼头著意看。

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

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

主人还解事,容我恣凭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四用韵(其十)

因循身渐老,性懒谒王侯。

尝到新蓝尾,翻馀旧历头。

春来虽可喜,岁去抑何愁。

桃板书联句,三平二满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