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其二)

残梦绕林塘。诗添瘦、瘦不似东阳。

正流水荡红,暗通幽径,嫩篁翻翠,斜映回墙。

对握宝筝低度曲,销蜡靓新簧。

莺懒昼长,燕闲人倦,乍亲花簟,慵引壶觞。

帘栊深深地,歌尘静、芳草自碧空厢。

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

向杜鹃声里,绿杨庭院,共寻红豆,同结丁香。

春已无多,祗愁风雨相妨。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这首宋词《风流子·其二》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闲适与慵懒景象。开篇"残梦绕林塘",以梦境起笔,暗示了主人公对美景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瘦不似东阳",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东阳(地名,以其美女著名)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自己心境的孤寂。

"正流水荡红,暗通幽径",流水与红色的映衬,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嫩篁翻翠,斜映回墙"则描绘了竹影婆娑,增添了静谧之美。词人抚琴低唱,"对握宝筝低度曲",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然而"莺懒昼长,燕闲人倦"又透露出些许慵懒和寂寞。

"帘栊深深地,歌尘静、芳草自碧空厢",室内室外的对比,体现出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描绘了桥梁、堤岸与烟柳的画卷,景色如画。在杜鹃鸟的啼鸣中,词人漫步绿杨庭院,寻找红豆,寄托相思之情,与丁香结伴,寓意着美好的情感。

最后,"春已无多,祗愁风雨相妨",词人感叹春光易逝,担心风雨会打断这美好的时光,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与惋惜。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其一)

阑干休去倚,长亭外、烟草带愁归。

正晓阴帘幕,绮罗清润,西风环佩,金玉参差。

深院悄,乱蝉嘶夏木,双燕别春泥。

满地残花,蝶圆凉梦,半亭落叶,蛩感秋悲。

兰屏馀香在,销魂处、憔悴瘦不胜衣。

谁念凤楼当日,星约云期。

怅倦理鸾筝,朱弦空暗,强临鸳镜,锦带闲垂。

别后两峰眉恨,千里心知。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兰陵王.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

楚天碧。秋晚尘清禁陌。

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千官佩如织。

来作黄扉寿客。

黑头相,玉虹紫貂,亲奉春慈拜南极。丛萱燕堂北。

正霭护犀帷,香泛鲛额。瑶池女伴驻鸾翼。

拥歌袖笼翠,舞鞯铺锦,屏开家庆怎画得。

想人在仙宅。今夕。是何夕。正月满槐厅,凉透杶席。

黄花满地弄寒色。喜蛩雨初霁,雁风又息。

龙楼宣劝,万岁里、宴太液。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兰陵王

古堤直。隔水轻阴扬碧。

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斜阳外,千缕翠条,彷佛流莺度金尺。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

倦游尚南北。恻恻。怨怀积。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

眉颦不尽相思极。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

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四园竹

昏昏瞑色,乱叶拥云扉。

渚兰风润,庭桂露凉,香动秋帏。

独向闲亭步月,阑干瘦倚,此情惟有天知。纵如其。

黄花时节归来,因循已误心期。

欲写相思寄与,愁拂鸾笺。粉泪盈盈先满纸。

正寂寞,楼南雁过稀。

形式: 词牌: 四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