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光半院夕阳西,散步清樽手自携。
花满栏前人影瘦,雨余山外雁声低。
湘帘风细波初动,曲径苔深路欲迷。
好傍小窗安茉莉,爱他香晚透玻璃。
这首清代庆兰的《秋日即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画卷。首句“秋光半院夕阳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傍晚时分,夕阳洒满半个庭院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闲适之感。诗人手持酒杯,“散步清樽手自携”,展现出独自漫步、品味秋意的闲适生活。
接下来两句“花满栏前人影瘦,雨余山外雁声低”,通过“人影瘦”和“雁声低”两个细节,描绘了花丛中诗人孤独的身影和雨后山间低沉的雁鸣,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寓情于景。
“湘帘风细波初动,曲径苔深路欲迷”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湘帘轻拂,微风初起,水面泛起涟漪,曲折的小径上青苔蔓延,让人感到路径的幽深和迷失,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
最后两句“好傍小窗安茉莉,爱他香晚透玻璃”,诗人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希望在小窗边种植,享受它夜晚透过玻璃散发出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花香的赞美,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静淡雅的意境,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不详
芳园杨柳带烟和,聊试樽前一曲歌。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
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
碧天云净雨初收,水满平桥却碍舟。
忽听屐声丛竹里,是谁先我上层楼。
新柳才青鸟未遮,钓竿好趁夕阳斜。
园中细草凭他长,多恐锄时误去花。
君莫问我诗,我诗多变格。
知音最蚤惟陆君,许我清才世无敌。
自交仁和宋左彝,风人之意时一窥。
南朝鲍谢不可到,侧艳往往如温岐。
吾州数子才不羁,论议绝出高难跻。
南宋不数陆务观,中州姑置元裕之。
嶙峋坡谷犹下乘,更谁比数诗人诗。
我今偏得采诗法,不论浓淡与平奇。
但须妙合兴观群怨之大旨,导源三百其无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