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怪底吹残万点红,馀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此诗为宋代诗人李焘的《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园赏花之作。开篇两句“怪底吹残万点红,馀妍都在此花中”以奇特的角度捕捉了芍药的美丽景象,“怪底”指的是那些不寻常、独一无二的花朵,而“馀妍”则是对这些花朵之外貌的赞美,表明诗人眼中的芍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接下来的“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描绘了诗人在赏花时的心境。春风虽轻拂,但并未将花的韵味完全带走;而诗人的衣襟则因惊叹而微微颤动,显示出他对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留恋。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两句中,“杳杳”形容人群的稀少,而“菲菲”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这里表达了诗人在赏花时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己可能不自觉地陷入这仙境般美景中的担忧。
最后,“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则是诗人向自然界请求赐予甘霖,以此来回报眼前这令人心醉的佳丽之景。这里的“青春不负公”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他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色彩的诗作。
不详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
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
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
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
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
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岁于吾子。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朅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
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
彷佛群仙宅,宫阙曜珠贝。
臣閪独步转淦浪,□□□□□□阳。
风生□□□□□,紫气缤纷赛锦堂。
欲频了了载诗酒,总为超□□□阴。
幽胜若天香境万,□舍兴乐招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