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蜀州东亭,盛放官梅,尔乃勃发诗兴,就像当年咏梅扬州的何逊。
此时,面对雪景,自然遥遥相思,何况赶上送别客人,恰逢腊梅迎春,不由想起故人。
幸亏没有寄来折梅,勾起我岁末伤情,赏阅折梅,怎勘那乡愁缭乱,思绪纷纷。
这里的江边,也有一棵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的我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注释

东阁:阁名。
指东亭。
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
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
”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
官梅:官府所种的梅。
何逊在扬州:典出《初学记》卷二十八。
何逊:南朝梁诗人。
春:一作“花”。
可:一作“更”。
岁暮:岁末,一年将终时。
若为:怎堪。
唐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垂垂:渐渐。
朝夕:时时,经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东阁官梅动诗兴”即设定了一种文学创作的氛围,官梅可能是某种特定的象征或者诗人心中的灵感源泉,而“还如何逊在扬州”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接着,“此时对雪遥相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思念之情,雪作为季节的象征,也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隔阂。而“送客逢春可自由”则反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即便是在离别中也保持着一份自在和从容。

“幸不折来伤岁暮”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并且希望这种情谊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受到损害。紧接着的“若为看去乱乡愁”则深化了对故土和旧友的情感,乡愁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最后,“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则以一棵树的形象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也暗示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以及面对这无情的流逝,人们内心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时光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