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韩孟郁

夙昔奉君子,妙言契金兰。

摘文奋逸藻,绝景蹑高坛。

大雅久沈冥,沦代在其间。

竦身赴瑶池,接翮汎清澜。

云胡中道乖,临风戢飞翰。

羽毛正催颓,文采失斓斑。

流波逝东海,卷蓬没西山。

轸念属睽违,何由展话言。

京洛盛遨游,鲜服簪华冠。

敝裘履霜雪,谁怜范叔寒。

岂无绿绮琴,知音久不弹。

因风扬妙曲,泠泠中肺肝。

所贵心不渝,母令积思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的作品《别韩孟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韩孟郁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的开篇“夙昔奉君子,妙言契金兰”,表达了诗人与韩孟郁自早年便结下深厚的友谊,彼此言语契合,如同金兰之交。接着,“摘文奋逸藻,绝景蹑高坛”描绘了两人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如同在绝美的风景中攀登高台,共同追求精神的高峰。

然而,“大雅久沈冥,沦代在其间”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使得高雅的文学艺术逐渐沉寂,韩孟郁可能也在这段时期中遭遇了困境。诗人以“竦身赴瑶池,接翮汎清澜”来比喻自己渴望与韩孟郁重逢,共同畅游于清澈的湖水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云胡中道乖,临风戢飞翰”表达了诗人对韩孟郁突然离别的遗憾和无奈,仿佛在风中停下了笔墨,无法继续书写与他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羽毛正催颓,文采失斓斑”形象地描绘了韩孟郁离开后,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情感的凋零,如同羽毛失去了斑斓的色彩。

“流波逝东海,卷蓬没西山”运用自然景象的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韩孟郁远离后的孤独感。诗人感慨“轸念属睽违,何由展话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说的遗憾。

最后,“京洛盛遨游,鲜服簪华冠。敝裘履霜雪,谁怜范叔寒”通过对比京城繁华与个人的寒酸,表达了诗人对韩孟郁处境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岂无绿绮琴,知音久不弹。因风扬妙曲,泠泠中肺肝”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仍坚持弹奏音乐,寻求心灵的共鸣。最后一句“所贵心不渝,母令积思攒”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坚守,即使相隔千里,心意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分别的哀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友谊的向往。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舟中述怀

凌冬辞乡邑,盛夏滞京师。

戒途理舟楫,行行赴郊圻。

水宿淹宵晨,我思如渴饥。

江流汩滔天,逆浪愆还期。

况及陶嘉节,怅焉念旧畿。

游子自有怀,明发心不怡。

哀哀我二人,何由见容仪。

揆辰双讳届,旬日乃于兹。

沿流撷芳芷,欲荐不能持。

弥恨亘终天,悠悠当告谁。

怀禄既不逮,浮名空尔为。

誓将理素业,馌饷耕东菑。

形式: 古风

课圃

搆室邻榛莽,为园亦于兹。

讵云久不窥,荒蔓良易滋。

禽鱼习主懒,花睡亦无时。

念我当远行,灌锄应属谁。

疏畦刚拣砾,删冗暂披枝。

先乃去其甚,馀亦以次为。

室庐众共处,偏我独园私。

宁为圃场植,草木养閒姿。

人情狎故昵,厌每生于离。

顾我为园心,去住罔间之。

刺刺语园子,童亦笑予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元旦即事

闻鸡未觉晓,辨色始知旦。

谯楼鼓一声,惊起晨鸦散。

墙隈爆竹响,屋角岁灯烁。

门前已戒御,中厨方进盥。

罗衣御旧尘,榆火试新爨。

望门投空刺,东里复西闬。

蹲蹲衢巷窄,楚楚冠裳焕。

儿童庆岁添,老大祝违算。

日月双跳丸,暗把流光弹。

形式: 古风

题梁伯静斋壁

山人不近山,一廛还近市。

柴门日掩开,市声不到耳。

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

举案对山妻,挟书授儿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