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杨起元的《自警四首》之二,通过“璞则既真,攻之惟人”开篇,强调了人的努力在雕琢璞玉成为真器物过程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其顽其块,孰圭如绅”两句,以璞玉的原始状态比喻人的本性,指出即使是最粗糙的材料,只要经过精心雕琢,也能成为像圭一样端庄、绅士一样的人物。
“如彼四子,何必兼身”进一步阐述,提到古代的四位贤人(可能是指孔子所称颂的颜回、闵损、冉雍和仲弓),他们各自具备不同的美德,不必每个人都拥有所有美德,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杰出的人物。这表达了对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和对全面发展的适度思考。
最后,“文之礼乐,亦可成人”总结了文章、礼仪与音乐在塑造人格、提升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这里的“文”不仅指文字,也涵盖了文化、文学等广义上的知识与艺术,强调了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人文素养,人们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成人之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重视内在品质的培养,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实现个人成长和道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