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四首(其二)

璞则既真,攻之惟人。其顽其块,孰圭如绅。

如彼四子,何必兼身。文之礼乐,亦可成人。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杨起元的《自警四首》之二,通过“璞则既真,攻之惟人”开篇,强调了人的努力在雕琢璞玉成为真器物过程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其顽其块,孰圭如绅”两句,以璞玉的原始状态比喻人的本性,指出即使是最粗糙的材料,只要经过精心雕琢,也能成为像圭一样端庄、绅士一样的人物。

“如彼四子,何必兼身”进一步阐述,提到古代的四位贤人(可能是指孔子所称颂的颜回、闵损、冉雍和仲弓),他们各自具备不同的美德,不必每个人都拥有所有美德,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杰出的人物。这表达了对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和对全面发展的适度思考。

最后,“文之礼乐,亦可成人”总结了文章、礼仪与音乐在塑造人格、提升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这里的“文”不仅指文字,也涵盖了文化、文学等广义上的知识与艺术,强调了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人文素养,人们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成人之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重视内在品质的培养,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实现个人成长和道德完善。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警四首(其三)

小子弗类,日中始慧。荏苒衰颓,忧心如醉。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知非已晚,斯吝斯悔。

形式: 四言诗

自警四首(其四)

矢其自兹,是攻是治。慎尔威仪,修尔言辞。

前言往行,是效是师。潜神涤虑,母遂尔非。

形式: 四言诗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其一)

宇宙何廖廓,尘襟未必然。

徒希来复后,不悟伏羲前。

默默吾何有,冥冥帝象先。

泰然修大定,谁数小乘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其二)

复见心天地,谁将夜气参。

大同徵好意,特立识儿男。

静夜须茎软,中天月色蓝。

尧天如可接,玄酒未妨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