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
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
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
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希望尽快摆脱这些烦恼的心情。"落草"和"牛须蓦鼻穿"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则透露出一种豁达和无奈。"乾没"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三径"则暗示了归隐后的淡泊与悠然自得。
第三句"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表明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趣味,同时也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里的"钟鼎"象征着世俗的荣耀和权势,而"无心"则显示出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人在南山种植豆类,过着不为五谷杂陈所扰的简单生活,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比世俗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野径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
括苍烟雨顶,客木晚巑岏。
家远书难到,云深梦亦寒。
僧邀携茗试,客许借诗看。
琴冷梅花月,何时为一弹。
涉世曾经几折肱,径须归卧北村灯。
往来屑屑无家燕,去住匆匆旦过僧。
浦淑舟寒秋婉娩,江湖人老雪鬅鬙。
草堂便在山深处,无复莼鲈累季鹰。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
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田粥饭僧。
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
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