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注释

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惊回:惊醒。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
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暮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纱窗:蒙纱的窗户。
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
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佯行:假装走。
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敛尽:紧收,收敛。
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轻诉:轻快地倾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描绘了一段深情的回忆。"记得画屏初会遇",开篇即回忆起初次相遇的画面,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梦境中的美好瞬间被现实中的离别唤醒,暗含对往昔甜蜜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通过燕子的双飞与时光的流逝,暗示了岁月更迭和人事变迁,增添了淡淡的哀愁。"那日绣帘相见处",回忆起两人曾经的亲密时刻,女子低头含羞,"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细节刻画出女子的娇羞与矜持。

"敛尽春山羞不语",将女子的内心情感比作含羞的春山,她欲言又止,难以启齿,表达了深深的爱意难以直接表达的微妙情愫。最后"人前深意难轻诉",揭示了这份感情在人前的压抑和保密,增添了神秘感和情感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难以言说的深深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堪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玉枕冰寒消暑气。碧簟沙厨,向午朦胧睡。

莺舌惺忪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

雨后初凉生水际。人面桃花,的的遥相似。

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