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嘉父兄弟别于临川复会毗陵

君家兄弟万人杰,何止才容誇两绝。

忆昨江南山尽头,西津渡口曾相别。

君时惨然缞制中,行将扶护归吴越。

我亦买舟还故山,社燕秋鸿那忍说。

客中不觉舟壑走,迩来飘忽经岁月。

毗陵那料又相逢,喜君美髯冰玉颊。

竹轩堆髻话临川,清论无穷如锯屑。

意消已觉在秋乡,坐令五月失炎热。

归来喜甚不成寐,起步空庭听风叶。

念君姓名悬睿想,吴江未可停舟楫。

欲看騕袅付王良,相鼎烦君为调燮。

平生无求任所见,往往撩人面红冽。

恃君犹作故人看,此诗聊当名纸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与嘉父兄弟别于临川复会毗陵》。诗中描绘了与兄弟分别与重逢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

首句“君家兄弟万人杰”,赞美兄弟二人才华横溢,犹如万众之中的杰出人物。接着,“何止才容夸两绝”进一步强调兄弟二人的才能卓越,不仅才华出众,更令人赞叹不已。

回忆起往昔,诗人与兄弟在江南山尽头的西津渡口分别,那时兄弟正身着丧服,即将返回吴越之地。诗人自己也乘船返回故乡,此时的离别场景让人心生感慨。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多年过去,诗人没想到会在毗陵再次与兄弟相遇,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兄弟的容颜依旧英俊,美髯如玉,令人欣喜。

两人相聚于竹轩之中,谈论着临川的往事,话语如锯屑般无穷无尽,充满智慧和深意。秋天的气息似乎让人心境宁静,仿佛置身于凉爽的秋日之中,忘却了炎夏的炎热。

重逢后的喜悦让诗人难以入眠,他漫步在空庭,倾听风吹过落叶的声音。对兄弟的思念如同悬挂在心中的睿智之想,诗人希望兄弟能继续前行,如同驾车的王良一样,需要有人调和鼎鼐,保持平衡。

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厚情谊,称其为故人,愿意为兄弟的事业提供帮助。尽管自己并无特别的追求,但常常被兄弟的言行触动,脸红心热。最后,诗人以一首诗作为对兄弟的敬意,希望以此诗作为拜访的名片,表达对兄弟的尊敬与怀念。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

此翁胸次足江山,万象难逃笔端妙。

君看壁间耐冻枝,烟雨楂芽出谈笑。

想当却立盘礴时,醉魂但觉千岩晓。

恨翁树间不画我,拥衲扶筇送飞鸟。

并作玄沙息影图,禅斋长伴炉烟袅。

王郎自是玉堂人,风流合受莺花绕。

何为爱此枯瘦蘖,嗜好果超凡子料。

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形式: 古风

送僧游泗洲

浊流一千里,快泻如建瓴。

解舟东湾桥,昼夜不得停。

忽惊万顷碧,一举当眼青。

自推舴艋窗,出步杨柳汀。

精神觉萧散,鹤雏生翅翎。

僧伽坐阅世,层崖登青冥。

生涯亦何有,随处悬盂瓶。

洗心依老宿,湛意终残经。

回头大梁梦,尘迹俱凋零。

余亦厌久客,行趁东扬舲。

会宿淮山阳,话此遭熏蒸。

看君新句法,霜刀新发硎。

形式: 古风

余过山谷时方睡觉且以所梦告余命赋诗因拟长吉作春梦谣

芭蕉莫寒心欲折,密烛华光清夜白。

春风吹梦正扶摇,□高堕落银蟾穴。

青鸾睡稳云委地,桂叶初齐香不□。

千门万户金碧开,时时忽见如花妾。

心清别殿闻□□,觉来殷枕哀怨声。

月廊花影无人问,金鸭香消风□□。

形式: 古风

郭祐之太尉试新龙团索诗

政和官焙雨前贡,苍璧密云盘小凤。

京华谁致建溪春,睿思分赐君恩重。

绿杨院落春昼永,碧砌飞花深一寸。

门下宾朋还毕集,碾声惊破南窗梦。

高情爱客手自试,春雾脚萦雪花涌。

聚观诗胆已开张,欲啜睡魔先震恐。

我有僧中富贵缘,此会风流真法供。

定花磁盂何足道,分尝但欠纤纤捧。

七杯清风生两腋,月胁澄魂谁与共。

戏将妙语敌甘寒,诗成一吊卢仝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