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十首(其八)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长久处于困苦的环境中不知何时是尽头,怎能因为孩子就独自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
为了排解忧伤再次走近你的母亲,深夜里伴随着泪水诵读经文的声音响起。

注释

长年:长时间。
苦境:艰难的环境或处境。
知何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岂得:怎么能够。
因儿:因为孩子。
独丧明:独自沉浸在悲伤中,比喻失去希望或方向。
消遣:排解,打发时间。
又来:再次靠近,此处指寻求安慰。
缘尔母:因为你母亲的原因,此处可能指与母亲交流或想起母亲。
夜深:深夜,很晚的时候。
和泪:含着眼泪,带泪。
经声:诵读佛经的声音。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哭子十首》中的第八首,表达了诗人因丧子而深感苦痛和无限哀伤的情怀。诗中“长年苦境知何限”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不忍心中的痛苦,这种痛苦似乎没有尽头,是难以承受的极限。"岂得因儿独丧明"则继续强调了这种痛失之感,诗人认为自己因为失去孩子而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光明。

接下来的两句“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哀伤情景。"消遣"一词表达了诗人在悲痛中的自我安慰或是时间流逝的缓解,但这种缓解并没有减轻他的哀思,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与母亲一起哭泣,泪水如溪流,声声不息,就像有节奏的经典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丧子之痛的刻画,展现了人类亲情深厚的悲痛和无奈,以及面对生离死别时内心的挣扎与哀伤。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哭子十首(其九)

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哭子十首(其十)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哭小女降真

雨点轻沤风复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浮生未到无生地,暂到人间又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

望远音书绝,临川意绪长。

殷勤眼前水,千里到河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