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

居人爱近沈珠浦,候吏多来拾翠洲。

賨税尽应输紫贝,蛮童多学佩金钩。

知君不恋南枝久,抛却经冬白罽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春天过去直到秋天,我在深山的泷楼上远望。
居民喜欢住在珍珠河附近,官员常来拾翠洲办公。
赋税都送往紫色贝壳之地,孩童们也学习佩戴金色鱼钩。
我知道你早已不眷恋南方的花朵,舍弃了过冬的白色皮衣。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
之官:官署。
直到:直到。
秋:秋天。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深处:深处。
凭泷楼:倚靠在瀑布楼阁上。
居人:居民。
爱近:喜爱靠近。
沈珠浦:沉香河。
候吏:值勤的官员。
拾翠洲:捡拾翠鸟羽毛的地方。
賨税:少数民族的赋税。
尽应:全部应该。
输紫贝:送到紫色贝壳产地。
蛮童:当地的儿童。
多学:大多学习。
佩金钩:佩戴金色鱼钩。
知君:我知道你。
不恋:不眷恋。
南枝:南方的花朵。
久:长久。
抛却:舍弃。
经冬:整个冬天。
白罽裘:白色的皮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新职场所的描述。

“春尽之官直到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朋友即将离开的时机已经临近。“岭云深处凭泷楼”则描绘了一种高远的景象,可能是对李明府新职所在地南海的想象。

“居人爱近沈珠浦”,这里的“沈珠浦”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居民喜爱靠近这样的地方。“候吏多来拾翠洲”,则描绘了一种官员频繁往来的场景,“翠洲”或许是对南海某个地区的美称。

“賨税尽应输紫贝”,这里的“紫贝”可能是一种货币单位或者珍贵物品,表示了对赋税的一种期待。“蛮童多学佩金钩”,则表现了一种文化上的模仿或学习,可能是指当地人向往更高级别的文化。

最后,“知君不恋南枝久,抛却经冬白罽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不会长时间留恋于新环境的理解,以及对朋友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袭美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

迸出似毫当垤㙞,孤生如恨倚栏干。

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

更得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一)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二)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一)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