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

史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旆逆风殊未收。

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史君想要聆听船夫的歌谣,整夜江水拍打着岸边。
父老们不理解这招揽贤才的苦衷,年轻人却争相参与弄潮游戏。
巨大的鲸鱼破浪前行可以相比,但小旗迎风飘扬还未停止。
比赛争胜并非老年人的事,倚着栏杆远望思绪万千。

注释

史君:指地方官员。
榜人:古代负责招揽人才或发布榜文的人。
讴:歌唱。
拍岸流:形容江水冲击岸边的声音。
父老:年长的人。
招屈:招揽有才能的人,此处暗指招揽贤才。
恨:遗憾,此处可能指未能招揽到人才的遗憾。
少年:年轻人。
弄潮游:在江中嬉戏,象征积极参与。
长鲸:比喻有才华的人。
破浪:比喻克服困难。
聊堪比:勉强可以相比。
小旆:小旗,此处可能指比赛中的标志。
逆风:迎着风。
殊未收:完全没有停止。
角胜:比赛争胜。
非老事:不是老年人的事,暗示年轻人更有活力。
凭栏寓目:倚着栏杆远望。
思悠悠:思绪深远,心情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首句“史君欲听榜人讴”,写出了地方官员对赛事的热切期待,期待着船夫们的号子声。次句“一夜江波拍岸流”则以江水的涌动烘托出比赛前的紧张气氛。

“父老不知招屈恨”暗指古代楚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老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竞渡背后是对屈原的哀思。“少年争作弄潮游”则生动描绘了年轻人积极参与,争相展现水上技艺的场景。

“长鲸破浪聊堪比”运用比喻,将参赛者比作勇猛的鲸鱼,展现了他们的力量与决心。“小旆逆风殊未收”进一步强调了即使面对困难,他们也毫不退缩,旗帜迎风飘扬,斗志昂扬。

最后两句“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竞技精神的赞赏,认为无论年龄大小,追求胜利的精神永不过时,而他站在一旁观看,思绪却因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竞渡的场景,既赞扬了人们的热情与勇气,又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怀旧与感慨,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咏史抒怀风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索居三首(其三)

许蔡古邻国,风烟相杂和。

萧然客舍静,不愿主人过。

野荠春将老,淮鱼夏渐多。

街南病居士,有酒对酣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索居三首(其二)

平生亦何事,十载苦颠隮。

梦崄曾非崄,觉迷终不迷。

客居兼壮子,别久愧良妻。

稍讶音书阔,春阴道路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索居三首(其一)

索居非谪地,垂老更穷途。

去住看人意,幽忧赖我无。

小园花草秽,陋巷犬羊俱。

近觉根尘离,忘言日益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蚕麦

春旱麦半熟,蚕收仅十分。

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

造化真怜汝,耕桑不谩勤。

经过话关陕,贫病不堪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