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雪后景象。"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中的"漠漠复雰雰"形容雪花纷飞的场面,而"东风散玉尘"则暗示着冬去春来,雪后的天气逐渐转暖,细小如玉的雪花在春风中飘散。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表达了日出后光线透过竹窗,驱散了夜晚的寒冷,同时柳树在春天开始萌动,而冬日的严寒正在消退。这里"明催"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太阳早晨推开夜幕的情景。
"绿酥香堪忆,红炉暖可亲"则是对饮酒和取暖情境的描述。"绿酥"指的是美酒,而"红炉"则代表着温暖的火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雪后与友人相聚饮酒、围坐火炉取暖的愉悦心情。
最后,"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中"忍心"意味着难以割舍,而"三两日"则指的是短暂的时光。"莫作破斋人"是诗人对友人的嘱咐,不要因为这短暂美好的聚会而打乱了平日的修行或生活规律。这既表达了诗人珍惜与朋友相处时光的心情,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间温馨相聚时刻的珍惜。同时,它也折射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节奏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态度。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闲官兼慢使,著处易停轮。
况欲逢新岁,仍初见故人。
冒寒寻到洛,待煖始归秦。
亦拟同携手,城东略看春。
玄晏家风黄绮身,深居高卧养精神。
性慵无病常称病,心足虽贫不道贫。
竹院君闲销永日,花亭我醉送残春。
自嫌诗酒犹多兴,若比先生是俗人。
掌纶不称吾应笑,典郡无能我自知。
别诏忽惊新命出,同寮偶与夙心期。
春坊潇洒优闲地,秋鬓苍浪老大时。
独占二疏应未可,龙楼见拟觅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