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势防岐路,天开聚宝瓶。
往来常络绎,耕凿大丰盈。
渐入陶朱宅,将游倚顿庭。
从今门巷吉,人物总安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荣富庶、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的社会景象。首句“地势防岐路,天开聚宝瓶”以地势的险峻与天赐的宝藏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预示着财富与机遇的汇聚。接下来,“往来常络绎,耕凿大丰盈”则展现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勤劳耕作,生活富足,社会经济活动频繁而有序。
“渐入陶朱宅,将游倚顿庭”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富商陶朱公(即范蠡),暗示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对财富的向往。最后,“从今门巷吉,人物总安宁”表达了对未来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强调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详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傲骨凭谁语,幽怀只自知。
笋舆连远道,皀帽拂凉思。
蕉鹿畴先觉,黄粱未半炊。
嗟予羁旅日,麾楮寄遐思。
选胜寻芳去,驱车雨雪迟。
乡心随旅雁,野况逐山麋。
村叟迎旌旆,山童讶鼓鼙。
庾关何处是,寒断鬓边丝。
我爱廖夫人,风流不可攀。
黄金轻世态,青眼盻人寰。
芳桂多含馥,灵椿不老颜。
家庭垂训日,疑是窦燕山。
株树晓苍苍,钟声扣上方。
清心和玉露,瑞气集香汤。
古刹僧供事,诸天佛正光。
吾亲如在日,随处见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