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夜有感》由明代诗人杨宛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交织之景。
“弦管千家沸此宵”,开篇以“弦管”二字点出元宵之夜的音乐盛况,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汇聚成一片喧闹,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沸”字生动形象,仿佛能听到那欢快的乐音在空中激荡,将读者带入到那个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夜晚。
“花灯十里正迢迢”,接着描述了远处花灯的绵延不绝,十里长街,每一盏灯笼都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夜色,也照亮了人们的心。这里的“迢迢”不仅指距离的遥远,更蕴含着时间的悠长和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浪漫与美好。
“闲闺蓦地停杯忆”,笔锋一转,聚焦于一个静谧的闺房之中。在如此热闹的夜晚,一位女子却突然停下手中的酒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从热闹的外在世界转向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如许春光伴寂寥”,最后以“春光”与“寂寥”形成鲜明对比,春意盎然的景象与女子内心的孤寂形成呼应,表达了即使在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也有人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这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元宵佳节热闹与孤寂并存的复杂情感,既赞美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深刻揭示了人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