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颢法师往太原讲兼呈李司徒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

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

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

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临近腊月我离开了寺院,前往并州拜见德高望重的和尚。
路途遥远山路忽然走到了尽头,边塞辽阔雪景似乎没有穷尽。
在晴朗的日子里开设了讲经的法会,僧袍随远行的风轻轻飘扬。
听闻佛法的众多弟子,应该会满满地聚集在这道门中。

注释

近腊:接近腊月,指年末时节。
精舍:佛教寺院,修行的清静处所。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一带。
尚公:对高僧的尊称。
路长:路程遥远。
山忽尽:山路突然结束,意指到达平原或目的地。
塞广:边疆地区广阔。
雪无穷:雪景广阔无边,形容雪多且持续。
讲席:讲经说法的场所。
晴垒:晴朗天气下的营垒,比喻为讲经的场所。
禅衣:僧侣所穿的袍服。
涉远风:穿越远方的风,形容旅途辛苦。
闻经:听闻佛经。
诸弟子:各位信徒、学僧。
应满:应该充满。
此门中:这座寺院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赴太原的行程与景象,充满了禅宗修行者的超然物外之情怀。"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一句,表明诗中的主人公即将离开自己的精舍,前往并州拜访尊敬的尚公,可见其心中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山脉宛如巨龙般延伸而去,最终在视野中消逝,而边塞之广阔与积雪的无尽,则给人以深远和寂静的感觉。

"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一句,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讲席即是布道的场所,开启在晴好的天气中,而其穿着的禅衣随着远行的脚步,在清新的山风中飘扬。

最后,"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一句,则传达了僧人对佛法的渴望,以及希望弟子们都能来到这座讲道之所,聆听佛经,充实内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禅宗修行者的情怀展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境界。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陨叶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

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

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

出守汝南城,应多恋阙情。

地遥人久望,风起旆初行。

楚庙繁蝉断,淮田细雨生。

赏心知有处,蒋宅古津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送崔秀才游南

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游。

纵是逢佳景,那能缓旅愁。

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

莫向巴江过,猿啼促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陪姚合游金州南池

柳暗清波涨,冲萍复漱苔。

张筵白鸟起,扫岸使君来。

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

高城吹角绝,驺驭尚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