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幕李端公泛建溪

越城吴国结良姻,交发芙蓉幕内宾。

自顾幽沈槐省迹,得陪清显谏垣臣。

分题晓并兰舟远,对坐宵听月狖频。

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越城的吴国缔结了美好的婚姻,新郎新娘如同芙蓉般在华丽的帷幕下成为宾客。
回顾自己在槐省的幽深经历,如今能与清贵的谏垣官员为伍,实属荣幸。
清晨,我们一同乘着兰舟出行,夜晚对坐赏月,常闻猿猴啼叫。
我更喜欢经过延平津,因为那里曾有过一对神剑,它们犹如龙鳞般闪耀。

注释

越城:古代地名,这里指吴国都城。
吴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良姻:美好的婚姻或联姻关系。
槐省:古代官署名,负责选拔官员。
清显:清高显赫的地位。
谏垣臣:谏官,负责向君主进谏的官员。
兰舟:古代对船的美称,象征着优雅。
月狖:月夜的猿猴,古人常用以表达寂寥或思乡之情。
延平津:地名,可能指福建延平津,有历史典故。
神剑:象征着英雄或珍贵的宝物。
龙鳞:比喻剑的光泽或宝剑的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庄重的画面。开篇即写“越城吴国结良姻”,此句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目的,即在越城里庆祝吴国与某氏的联姻之事,显示了一种喜庆的氛围。

接着,“交发芙蓉幕内宾”一句,则描绘出宾客们在精美的芙蓉花饰的帐幕内交相往来的情景,芙蓉作为高贵和纯洁的象征,其幕不仅是装饰,更增添了一份尊贵气氛。

“自顾幽沈槐省迹”,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的心境,表明自己虽然身处这样的欢聚之中,但内心却难免感慨和沉思。这里的“槐省”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高大茂密的树木,用以比喻深远的记忆或故人。

“得陪清显谏垣臣”,此句则表明诗人有幸成为朝廷中清廉显赫之士的座上宾,参与国政讨论,显示出诗人的身份和地位。

“分题晓并兰舟远”,写的是宴会结束后,宾客们各自乘坐花船而去,诗人在晨光中书写着别离的情景。这里的“兰舟”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美好情谊的象征。

“对坐宵听月狖频”,夜深人静时,诗人与友人并坐聆听月下清风中的猿啼声,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最后,“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行程的喜爱,以及对那一双精美如龙鳞般的宝剑的赞赏。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欣赏,更可能隐含了对力量、勇气或智慧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高雅脱俗的唐代士大夫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洎燕鸿陆犬楚水荆山又吐琼瑶逮之幽鄙虽涌泉思触逸兴皆虚而强韵押难非才颇愧辄兹酬和以质奖私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

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逢友人

彼此若飘蓬,二年何所从。

帝都秋未入,江馆夜相逢。

瘴岭行冲夏,边沙住隔冬。

旅愁论未尽,古寺扣晨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商山赠隐者

谁不相逢话息机,九重城里自依依。

蓬莱水浅有人说,商洛山高无客归。

数只珍禽寒月在,千株古木热时稀。

西窗昨夜鸣蛩尽,知梦芝翁起扣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