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倅挽词(其二)

记得高山否,淮东非所归。

谁迎玄冕去,自趁白云飞。

泣尽孤儿血,空遗旧日衣。

容州公莫去,此地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宁倅所作的挽词之一,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记得高山否”开篇,引出对逝者的怀念与追忆,暗示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象征逝者崇高的品德与精神。接着“淮东非所归”,点明逝者并非来自淮东,暗含对其身份或背景的尊重与理解。

“谁迎玄冕去,自趁白云飞。”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离世时的场景,玄冕代表官职,白云则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暗示逝者在离开尘世之际,仿佛乘着云朵,带着尊严与自由远去。

“泣尽孤儿血,空遗旧日衣。”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逝者身后孤儿的同情与哀悼,孤儿因失去父亲而痛哭流涕,衣物也成了逝者留下的唯一物证,凸显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无奈。

“容州公莫去,此地故人稀。”最后两句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容州公是逝者的尊称,表达希望逝者不要离开,因为此地已少有故人,言外之意是希望逝者能留下,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继续怀念与敬仰他。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以及对孤儿的同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性的光辉。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宁倅挽词(其三)

平生富情义,至死不寐悔。

更无桃花米,惟有银鱼佩。

一家将奈何,九子尚无配。

魂兮且勿忧,幸有山公在。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李朝议挽词

一从洪井到处州,见说洪人总泪流。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

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招陈顾魂挽词

鱼有所归,鸟有所栖。孤坟累累,子将何依。

束子之装,裹子之粮。促登汝航,往归汝乡。

形式: 四言诗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朝闻剑外夙行辀,夕喜江西改命优。

已有才名喧北省,又宣风化入南州。

一城民吏迎前牧,满眼山川是旧游。

君富机筹足馀暇,清吟不负物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