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政院公退

早春天气半晴阴,坐隔宫墙望上林。

御水有波皆浴凤,官桥无柳不拖金。

相风竿直青云近,井干楼高绿雾深。

朝路暮归尘更合,五方调马出骎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徽政院公退》描绘了早春时节徽政院周围的景致。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皇家园林的和谐之美。

首句“早春天气半晴阴”,点明季节和天气状况,早春时节,天气时晴时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朦胧而略带神秘的基调。接着,“坐隔宫墙望上林”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处的皇家园林,暗示了诗人的位置与身份,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这一景象的细致描绘。

“御水有波皆浴凤,官桥无柳不拖金”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御水之波比作凤凰沐浴,官桥之柳则仿佛垂挂的黄金,生动地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和生机勃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

“相风竿直青云近,井干楼高绿雾深”进一步展示了徽政院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幽静。相风竿指向青云,象征着权力与权威;井干楼高耸入云,绿雾缭绕,既表现了建筑的雄伟,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最后,“朝路暮归尘更合,五方调马出骎骎”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道路上都充满了来往的车马,人们忙碌而有序,体现了社会的活力与秩序。同时,“五方调马出骎骎”也暗示了不同方向的人们汇聚于此,共同构成了这个繁华都市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早春时节徽政院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皇家气派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奉陪荐食英宗神御殿用继学韵

垂石松阴偃翠虬,先皇曾此驻龙辀。

茂陵弓剑随天御,原庙衣冠奉月游。

藉玉已行周制度,酎金不罚汉诸侯。

百馨水陆修菹醢,望拜孤臣涕莫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参政上京奏选二首(其一)

滇池细马踏龙沙,宰相朝天路不赊。

峡里琴泉春作乳,月中珠树夜成花。

三千礼乐尊儒术,百二山河壮帝家。

鱼上禹门无点额,直郎宣奏日当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王参政上京奏选二首(其二)

千官吉日听宣麻,白发文臣帝汝嘉。

池凤有毛皆五色,蕊珠无树不三花。

绿绨诏底书分雨,红锦囊中字剪霞。

天路北盘三十六,归时秋月满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内

几年不到鹿门山,妻子相看亦强颜。

桂树有枝曾独折,女萝无蔓不同攀。

仙人楼上骑黄鹤,野客笼中放白鹇。

莫恨五湖波浪阔,鬓毛归去未全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