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先须不要瞋,瞋心未断道休论。

诸佛常说瞋如火,烧却菩提种子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了修行者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必须克服愤怒情绪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瞋心未断道休论”,强调了愤怒如同阻碍修行的障碍,只有斩断愤怒之火,才能真正探讨和实践道的真谛。

“诸佛常说瞋如火”一句,引用了佛教传统中的观点,即愤怒如同烈火,不仅会烧毁自身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更会焚烧掉通往觉悟的菩提种子,即智慧与解脱的根源。这提醒读者,愤怒不仅有害于个人的修行,更是对自我成长与觉悟的极大阻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愤怒在修行过程中的负面作用,鼓励人们在追求精神提升的道路上,首先要学会控制和净化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学道先须不要痴,痴心未了转狐疑。

迷云头上黑如墨,白日茫茫几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枯骨颂(其一)

风力机关终有尽,深情厚貌见无因。

担擎黑业归何处,留得枯骸未化尘。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枯骨颂(其二)

皮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

到此始知非是我,从前金玉付何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枯骨颂(其三)

鸟啄鸦?皮肉尽,风吹日炙髑髅乾。

目前试问傍观者,自把形骸检点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